澳大利亞ABC「認識後設資料」網路互動計畫

「威爾在哪裡」即「威爾是誰」

澳大利亞ABC「認識後設資料」網路互動計畫

 

數位時代能保有多少私人生活?智慧型手機隨身,生活便利,常忽略的事實是,手機就像一支發報器,毋須主動打卡,足跡無所遁形。或許可以進一步問:這些資訊的所有權掌握在誰手中?而足跡所構成的生活紀錄,由誰擁有?由誰保管?是本人嗎?又基於何種理由,哪些人或哪些機構得以取得並使用這些資料?由這些資料可以讀出哪些訊息?凡此皆是當代生活不得不問且必須面對的問題。

 

澳大利亞今年針對電信法有關「資料保存(data retention)」通過相關修正。資料保存涉及民權、隱私權、政府偵監等重要議題。法案討論期間引發熱烈討論。與修法有關的報導之外,澳大利亞ABC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互動數位敘事團隊(Interactive Digital Story-telling teamIDS)嘗試新取向詮釋此議題,將抽象的法律概念轉化為數位形式,貼近日常生活與觀眾互動。ABC新聞的互動數位敘事團隊於20158月執行一項網路互動計畫,公布素人威爾一年的電信後設資料(metadata),邀請公眾/網友看看威爾的足跡,從而推測威爾的生活樣貌,以此喚醒公眾對相關議題的興趣與重視。

 

澳大利亞電信法2015修正:資料保存

 

2015年澳大利亞針對電信法有關資料保存進行修正。最受關注的焦點是,電信公司需將用戶通訊後設資料保存兩年,且特定機構得以近用[1]。明定保存的「後設資料(metadata)」包括通話號碼、通話時間、通話長度、與哪座基地台或塔台通訊、電郵郵址、簡訊寄發時間等;通話內容、通訊內容以及網路瀏覽紀錄,視為內容。支持修正的意見是基於國家安全、反恐、重大案件調查、保護兒童等。反對人士最大擔憂是政府利用後設資料來監控個人行蹤。但政府再再保證,毋須憂心;檢察總署說,這些擔憂是迷思;法案審理時的總理Tony Abbott用「信封」比喻後設資料,用信封裡的信來比喻通訊內容;若法案通過,只收集後設資料,不處理內容;「不心虛,何須擔心」。修正案最終在兩大黨支持、小黨反對、公民團體高度關切的情況下表決通過。

 

後設資料:威爾的足跡

 

後設資料只是信封?若只收集信封,可以讀出什麼?ABC的互動數位敘事團隊(IDS)在20158月執行了「威爾在哪裡」計畫。ABC員工威爾阿肯登(Will Ockend)依電信法相關規定向自己的電信公司Telstra申請了一年的後設資料[2],交由ABC數位敘事團隊進行技術處理及視覺轉化,816ABC官網公開威爾全數後設資料[3]824公布結果報告[4]

 

威爾在哪裡?除了威爾的家人朋友及工作夥伴,應該不太有人在意威爾在哪裡。藉由判讀威爾的後設資料,ABC邀請大家來推測威爾的生活型態。此項互動,重要的是認識「後設資料」。

 

威爾向電信公司Telstra申請的後設資料,包括一年期的電話簡訊及data sessions。總共有13,000筆個別資料;其中有1,500筆是打出電話及發出簡訊;絕大多數的紀錄是單純的data sessions(約有11,200筆,手機以約每20分鐘的頻率,在行動網路上留下的紀錄)。

 

威爾於20154月從電信公司Telstra取得資料,IDS雖知其他媒體亦有可能以此進行類似新聞,仍仔細爬梳資料,期盼準確執行,將威爾的後設資料進行視覺化,希望資料豐富引人入勝,著實用心良苦。期間多有技術面的挑戰,例如最初步的資料處理、整理、核對、修正,圖象化之後的測試、確認視覺呈現與原始資料一致等[5]。最後,IDS團隊將威爾從2014923201541,轉化為3類圖象資料呈現提供給觀眾/讀者/網路使用者,包括:

1. 手機每日訊號動態圖;

2. 位置熱點動態圖;

3. 前十個最常聯繫的電話號碼。

(請參所附截圖說明。動態圖可任使用者隨選各種情況,此處僅以數例呈現。)

 

藉由提供威爾的圖象式後設資料,ABC向讀者提問:威爾家住哪兒?威爾通勤方式?威爾曾在何時離開雪梨?去哪兒?去了多久?還可看出其他那些有關威爾的個人資訊?

 

每當威爾的手機與基地台連線,包括收發話、收發簡訊或進行網路連線,都會留下紀錄,包括通訊方向、通訊位置及通訊期間,地圖上可以顯示威爾的行動軌跡。地圖上的熱點可以顯示出威爾的手機與哪些塔台連結,也呈現出熱點的集中度,可藉此推測他的移動路徑。

 

 

 

1. 手機每日訊號動態圖 (日期軸可選擇日期,日期選定後,可顯示之動態包括:訊號移動方向,通話、簡訊或上網,地點。)

1. 手機每日訊號動態圖(2014923201541)。

 

[1]

2014923通訊圖,游標移至Manly顯示當日16:56使用網路紀錄。

 

[2] 20141124通訊圖;游標移動顯示13:34Chinatown發送簡訊。

 

[3] 20141222通訊圖;游標移動顯示13:33Lutana致電。

 

[4] 201541通訊圖。

 

[5] 20141225通訊圖。

 

 

 

2. 位置熱點動態圖(設有四座標軸線可選取:「區域」,「日期或期間」,「一日內的時間」,「一週內期間」。)

 

位置熱點動態圖

 

[1]

2014923201542,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8時,每週每日。

[2]

2014923201542,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8時,每週每日;雪梨。

[3]

2014923201542,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8時,每週每日;曼里。

[4]

2014923201542,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8時,只在週日。

[5]

2014923201542,每日上午9時至午夜,只在週日;全區。

 

 

3. 前十個最常聯繫的電話號碼聯繫動態圖(聯繫方式及相關細節:致電或簡訊;地點;日級與時間。為了保護隱私,通訊對象的號碼模糊處理。)

3. 前十個最常聯繫的電話號碼聯繫動態圖

 

 

 

 

 

威爾的後設資料816週日晚上於ABC官網揭露,這是ABC網站流量最少的時間,但此報導很受歡迎,隨即衝上點閱榜首,且其受歡迎程度衍伸到週二。超過300位觀眾提出見解,有些讀者應用自己的工具進行分析,另有多所學術及分析機構以此份資料進行分析研究,近期將提出分析結果。數位方式為先的方式進行。這則故事也在不同的ABC平台包括新聞報導及多個時事節目出現。

 

 

 

824結果報告釋出前,ABC數位敘事團隊除了讓讀者們自由解題之外,也設計了5道測驗題,請讀者齊動腦[6]。解題過程中,亦帶出圖表可如何解讀的諸考量。

 

1. 這是威爾最常撥的號碼,撥出電話及發出簡訊的紀錄,此人是他的(1)父母,或(2)友人?

 

2. 這是威爾第二常撥的號碼,撥出的電話及發出的簡訊,此人是他的(1)父母,或(2)友人?

 

3. 這是威爾聯繫號碼之一,此人是他的(1)友人,或(2)同事?

 

4. 這個聯繫號碼呢?是威爾的(1)友人,或(2)同事?

 

5. 威爾是個記者,以這個號碼的聯繫模式來看,此人是他的(1)消息來源,或(2)同事?

 

 

 

 

 

 

 

 

 

觀眾回應皆交由威爾本人確認。824ABC釋出總結報告,提出觀眾回應及威爾確認的結果,同時,ABC亦安排一段13分鐘影音,說明既有後設資料如何利用、示範如何判讀,進而得出有關威爾的個人訊息。此段影音其實可視為解讀後設資料/數位媒體素養的精簡課程。

( 判讀資料解說,參見: https://vimeo.com/136721058 )

 

 

 

 

總結報告時,威爾表示,資料充分應用,某些推測驚人正確。讀者回應與威爾的確認結果,舉例如下:

 

  • 威爾的工作地點與住家工作與住家最好猜。威爾的工作地點在雪梨市區UltimoABC總部。雪梨區另有一熱點在Manly,不難猜出是住家。

 

  • 威爾的日常休閒可看出在Manly沙灘附近活動。

 

  • 威爾的通勤路線Manly渡輪上下班;偶爾搭公車上班(網友連下車的站牌也猜對);有時候開車上班。三種通勤方式威爾皆確認正確。另有讀者精確指出,威爾上班時,某個特定時間會被卡在Spit Bridge;威爾確認。

 

  • 威爾的家人威爾的父母家人住在塔斯馬尼亞省的荷巴特。確認。

 

  • 威爾度假耶誕假期是在荷巴特與家人朋友度過。(此項連ABC總經理Mark Scott都在個人推特上推論,並附上動態圖截圖證明。)也有讀者覺得威爾一定很開心回家,因為耶誕當天他的手機過午之後才開機。甚至有讀者將威爾離開雪梨抵達荷巴特的飛機航班及時間都猜對了。

 

  • 威爾的飛航旅行除了耶誕假期外,還有其他飛航旅行,但既有資訊無法判讀出目的地等其他訊息。

 

  • 其他之一有讀者指出威爾搬家了,且表示從Manly搬到Redfern;威爾確認。另有讀者經由手機定位塔台通訊紀錄,推測出威爾的搬家日期;也獲威爾確認。

 

  • 其他之二讀者推測威爾在國慶日與最常聯繫的兩個號碼到荷巴特某處午餐;威爾確認。

 

網友者眾,但沒有人猜對威爾的正確工作時間。威爾是記者,工作時間不固定,經常很早當班。有網友從威爾手機在深夜亦有活動猜測他愛跑趴,威爾說明,其實是早班;例如跨年時,威爾其實早早上床睡覺,因為元旦上午5點有班,電信紀錄的熱點是賀年簡訊湧進所造成。

 

威爾表示,揭露個人後設資料時,個人生活的某些部份會被公開是意料之內,意料之外是讀者的推測竟會到如此細節的程度。總結而言:只要提供一定期間的足夠資料,即足以揭露這個人的生活模式與習慣;但是,資料或許能指出動向,但無法進一步說明原因。有讀者建議威爾釋出銀行卡與信用卡提領資料,將足以讀出更多訊息,威爾對此敬謝不敏,他請大家停止挖掘有關他的資料,現有結果已讓他很不自在了。

 

威爾的不自在顯而易見。僅以部份後設資料即可讀出威爾的宅男生活形態、每日行動模式及社交生活面貌,若有更多資訊則將如何?後設資料顯示出威爾的足跡,也就是說,回答「威爾在哪裡」,就揭曉「威爾是誰」。

 

身為記者,威爾理應保護消息來源及吹哨者。但從10位最常通訊對象的細節即可推論,後設資料能輕易洩漏通訊雙方。此即法案討論過程中,媒體工作者聯盟MEAAMedia Entertainment and Arts Alliance, MEAA)嚴重關切之因。MEAA強烈批評資料保存相關法案並未考量到記者對消息來源的保障,將使吹哨者不敢出面,因此對於新聞自由及民主有所戕害。在此同時,新聞工作者對於訊息之流通與傳遞,勢必更加警覺與敏感,提升數位通訊素養以保護自己及消息來源。

 

 

代結論:一場在網路進行的公民培力

 

ABC認識後設資料的網路活動,回答「威爾在哪裡?」,即可回答「威爾是誰」,可視為數位媒體素養的一次集體練習。威爾幾個月的足跡,即足以讓我們認識威爾;個人訊息與其周邊能由後設資料讀出很多。ABC互動數位敘事團隊對於威爾實驗總結簡要指出:後設資料的潛力無窮。這個認識後設資料的網路活動,是對公民的提醒,是一次溫和而重要的公民培力活動。

 

這個提醒看似溫和,實則呼應著20136月「史諾登事件」所引發的當代數位民權議題。2013年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將美國國家安全局有關稜鏡計劃監聽專案秘密文件交予《衛報(The Guardian)》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揭露。記者格倫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在《政府正在監控你(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一書中提及,美國政府對於史諾登揭密的反駁之一是:蒐集電話紀錄的後設資料不是監聽,因為並不蒐集通訊內容。格林華德書中指出,此類後設資料其實更具「入侵性」,並引述普林斯頓費爾田教授(Edward Felten)的意見,一般的電話內容,如各自聊天、說話、使用慣用語、密語等等,並沒有具體結構,很難以自動化方式分析,而後設資料「是數學性質:乾淨俐落、準確,因此易於分析」,經常「代表內容」,「……也可以使得政府只要蒐集少數、特定個人的資訊,就獲悉原本不知的、新的私秘事實。」[7]

 

後設資料如斯,即是數位權力所布建,更加細緻、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強大羅網。這張羅網由誰掌握、如何管理,是數位公民們應持續關切的議題。

 

 

 

參考資料

 

ABC News (2015). How your phone tracks your every move. (Credits / Reporter: Will Ockenden / Producer, additional reporting: Tim Leslie / Developers: Colin Gourlay & Simon Elvery / Photographer: John Donegan / Editor: Matt Liddy)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8-16/metadata-retention-privacy-phone-will-ockenden/6694152

 

ABC News (2015). Metadata quiz: Who has Will been talking to? (Credits / Reporter: Will Ockenden / Developers: Colin Gourlay & Simon Elvery / Editor: Matt Liddy)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8-19/metadata-will-ockenden-contacts-quiz/6694234

 

ABC News (2015). What reporter Will Ockenden's metadata reveals about his life.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8-24/metadata-what-you-found-will-ockenden/6703626  (Credits / Reporter: Will Ockenden / Producer, additional reporting: Tim Leslie / Developers: Colin Gourlay & Simon Elvery / Editor: Matt Liddy)

 

Elvery, S. (2015). Making Sense of Metadata. http://abcnewsgathering.tumblr.com/post/128145007186/making-sense-of-metadata

 

Elvery, S. (20150902). How th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used A Reporter’s Cell Phone Data to Track and Tell the Story of His Every Move. http://www.storybench.org/behind-the-scenes-of-the-australian-broadcasting-corporations-cellphone-tracking-interactive/

 

Griffiths, E. (2015.03.17). Attorney-General George Brandis slams warnings from journalists' union as 'outrageous hyperbole'.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3-17/george-brandis-slams-meaa-metadata-claims/6324852

 

Griffiths, E. (2015.03.26). Data retention laws pass Federal Parliament as Coalition and Labor vote together.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3-26/data-retention-laws-pass-federal-parliament/6351278

 

Ludlam, S. (2015). #StopDataRetention. http://scott-ludlam.greensmps.org.au/campaigns/stopdataretention

 

林添貴譯(2014)。《政府正在監控你》。台北市:時報出版。(原書Greenwald, G. [2014]. 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 Henry Holt & Company.

 

 

[1]澳大利亞電信法2015修正重點為:(1) 電信公司需將電話及電腦後設資料保存兩年;(2) 法規明定需保存之資料包括通話號碼、通話時間長度、電郵郵址、簡訊寄發時間,不包括內容,亦不包括網路瀏覽紀錄;(3) 明確定義可近用這些資料的機構;(4) 安全機構在調查案件時有合理必要之理由方可使用;(5) 仍需法院授權才能取用通訊內容;(6) 監察機關(Commonwealth Ombudsman)得檢視各機構進用資料之紀錄,以提供隱私權更佳保護;(7) 其他,包括國會監督後設資料之使用等。

[2] 以電信公司Telstra為例,有關申辦個人後設資料之相關規定及付費標準,參見:https://www.telstra.com.au/privacy/customer-access

[4] 威爾在哪裡,公眾網友回應暨總結報告,參見:http://www.abc.net.au/news/2015-08-24/metadata-what-you-found-will-ockenden/6703626

[5] ABC新聞的互動數位敘事團隊有關此案的執行過程與細節,參見:http://abcnewsgathering.tumblr.com/post/128145007186/making-sense-of-metadata

[6] 五道測驗題目,答題正確與否,皆可進入下一題。http://www.abc.net.au/news/2015-08-19/metadata-will-ockenden-contacts-quiz/6694234

[7] 相關內容參見《政府正在監控你(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中譯本,pp.181-204


欲觀看完整文章請下載PDF (按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