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PeoPo公民新聞論壇」側記

2010 PeoPo公民新聞論壇」側記

策發部研究員 陳慶立2011/1

前言

「2010 PeoPo 公民新聞論壇」由公視與政大傳播學院合辦,2010年5月27日(四)在政大傳播學院舉行,當天的研討會共有4個Session。依照時間順序探討的主題分別是新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地方事與公民運動-公民新聞議題經營、公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People Power: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與談人來自學界、社區大學、媒體NGO、公民記者、部落客、媒體業者等共計17人出席,參加會議者大約有100人。議程表如下。本文旨在整理與談人的意見與論點同時闡述筆者參加本研討會之心得。

 

議程表:

 

時間

流程

來賓

9:00~9:30

報到

 

9:30~9:40

主辦單位致辭

公共電視 鄭同僚 董事長

政治大學 吳思華 校長

9:40~11:00

第一場:

新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鍾蔚文 (政大傳院院長) (主持人)

張正揚(高雄縣旗美社大主任)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

大暴龍(公民記者)

11:00~11:10

休息

11:10~12:30

第二場:

地方事與公民運動–公民新聞議題經營

胡元輝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主持人)

孫曼蘋(政大新聞系副教授)

何宗勳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秘書長)

楊志彬(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

12:30~13:30

午餐 – 場地 308、309教室

13:30~14:50

第三場:

公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何國華(公視新聞部經理)(主持人)

李彥甫(聯合線上副總經理)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鐘聖雄 (www.88news.org採訪編輯)

14:50~15:10

茶敘

 

15:10~16:30

第四場:

People Power: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順孝(輔大新聞傳播系副教授)

鄭國威(全球之聲中文版編輯)

Mr. Friday (MMDays部落客)

朱淑娟(公民記者)

 

 

與談人的意見與論點

 

第一場 新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大暴龍:從「板橋生活誌」到「公民行動記事簿」

 

大暴龍」是公民記者的筆名。他相當滿足於接觸「公民新聞」後情況的轉變。過去對「看不慣」的事只能發勞騷,現在則可以將事物寫下或拍攝下來,簡單地剪輯後將影片上傳「新聞平台」。大暴龍」認為社區的人、事、物都是報導的好題材,「採訪」也是社區居民相互瞭解溝通的橋樑。他的經驗是「拍完之後會給對方看片,所以和地方人物變得很熟」。他認為「公民新聞」讓參與新聞報導的門檻降低了擁有相機、網路,就可將相片、文字感想上傳發布。而且內容轉變了由家庭式、親友生活動態轉變成社區事務甚至是公共議題公民記者應履行關注「在地」事務的責任。

 

管中祥:「公民新聞需要批判與行動—媒體在地的實踐」

 

管中祥認為「公民新聞」需要「批判,應從公民的角度透過報導反思自身處境與生活環境,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採取行動策略。在社區大學開設公民新聞課程的經驗,學員大多是為了學習影像技術而來,對社區或公共議題沒有太多興趣。對在地議題,很容易套上主流政治的角度-藍綠框架,不是爭得面紅耳赤,就是避而不談。 管中祥說明他在社區大學進行的媒體識讀或公民新聞教育,其目的在於期待學員透過識讀媒體及影音製作的培力,而能理解社會真實,進行獨立判斷,讓媒體綁架

 

張正揚:「旗美社區大學經驗分享」

 

張正揚指出社運工作者從九二一的經驗中看到,大眾媒體必定無法長期駐守災區,唯一能持續報導災情與災後重建情形的,只有在地組織。因此八八水災之後,高雄縣甲仙愛鄉協會與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等災區在地團體,發起社區報紙增加災區的相關報導。

 

張正揚旗美社大意識到要以在地的觀點,挖掘整理地方事務與知識。社大發行社區報紀錄茂林鄉的黑米傳奇,希望透過黑米給予地方重建的想像。他認為Peopo的報導是DV影像,更加直接及時,與社大的公民記者正好形成一種互補。呼籲增進這些公民記者之間的交流和培力活動,讓公民記者的表現和貢獻更上一層樓。

 

第二場 地方事與公民運動–公民新聞議題經營

 

孫曼蘋:「以公民新聞的想像為起點  建構日常公共生活議題」

 

孫曼蘋指出公民新聞的基本精神就是讓草根民眾在地發聲到了20世紀末,由於科技加持,公民參與於是鋪天蓋地。公民要有年齡限制,公民擁有投票權,媒體提供選民進行抉擇的資訊。孫曼蘋認為公民可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議題,例如年底五都選舉治安問題就比統獨重要。公民在溝通過程中要採取主動,將個人層次擴展到社區層次。議題需貼近社區有報導、有行動相互作用,整合社區資源公民應該長期、持續、有系統地經營議題公民新聞的目的是與主流媒體互補並非要取代主流媒體。

 

何宗勳:「公民運動的公民新聞議題經營」

何宗勳認為網路開啟NGO的春天網路記錄與書寫成為一種全民運動,網路會改變一切。

近幾年搞自己媒體成為一種新的公民意識。從前缺乏資源的非營利組織辦活動,總得千拜託萬拜託,才會有少許的記者朋友來現場捧場,回去之後還不見得可以見報上電視;現在,小人物也能報導大故事。

 

何宗勳認為非營利組織應該善加運用公民新聞的力量,與其拜託某某電視台的新聞部派記者來活動現場採訪不如自己拿起簡單的機器設備,自己拍攝、自己寫稿、自己放上網路宣傳。比起在電視冷門時段,主播念乾稿的播出,網路上的點閱瀏覽數會是很實質的回報,這些願意點閱的網友,十之八九都是對該議題真正有興趣的人,才是目標觀眾。

 

楊志彬:「希望公民記者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楊志彬舉例說明公民新聞也可以引導主流媒體「虐雞」畫面Po上 PeoPo後,自由時報跟著報導之後電視台也跟著報導。肯定三年來PeoPo公民新聞質與量穩定成長建議今後強化幾個面向把公民新聞做得更好。這些建議包括:一、鼓勵文化弱勢社群的議題二、鼓勵更多的社群討論與更廣泛的社會對話三、對應社會大議題

 

第三場 公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李彥甫:誰是業餘專家?

 

李彥甫認為沒有所謂的主流媒體,只有商業媒體,商業媒體有不同於公民新聞的運作邏輯和經營壓力。他認為公民記者將會取代傳統大眾媒體記者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若干「封閉」的新聞場域,例如總統府、派出所、看守所以及若干需要特殊「人脈」的新聞事件,公民記者短期內仍進不去。

 

不過,許多開放場域都被打破了。像「美食」及「旅遊」方面,多數記者的報導內容已比不上部落客。李彥甫指出未來,採訪新聞不再特許業餘專家角色將更吃重新聞將會變成一種可被「廣泛參與」的活動,專業記者的飯碗雖不會完全被端走,但是看來會讓若干記者同業開始憂心了。

 

馮建三:「公民媒體要自力擴張也要責成政治力規劃」

 

美國回應internet對於傳統媒介的衝擊時提出提出六大方向的構想,馮建三指出其中有三點與本次論壇直接相關:(A)公共電台與電視應該大幅投入地方新聞報導美國一年提供預算4億美元太少,平均一個美國人只有1.35美元加拿大、澳洲德國日本、英國、丹麥與芬蘭依序是25、60、80與100美元以上。國會應該改組「公共廣電協會」,使其擴張成為「公共傳媒協會」,如此才能與時俱進,反映數位傳媒匯流的事實(B)公私立大學相關院系應該把資源投入於本地,本州及特定題材的報導,使其成為高校教育願景之一(C)創設地方新聞的全國基金可對電信設施用戶課徵經費,也可向電視或廣播執照持有者或提供互聯網服務業者課捐,並通過各州的「地方新聞基金委員會」以公開方式管理之。馮建三認為 保守的美國政府與社團及學界的構想能否實現,待檢驗,我們的政府與學界也要加快腳步,為公民傳媒,乃至傳統媒體服務民主的能力,構思公共政策的回應方式與內涵。

 

鍾聖雄:公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鍾聖雄認為公民新聞也要求信任度周延,也有查證的義務,必須經得起檢驗。希望主流媒體提供公民記者專業協助,二者分進合擊互相合作,達到公民社會的進展。新聞引發出公民社會內的連結再透過新聞轉寄、分享至社群網站的動作,伸張自己以及他人的公民權力,這是公民新聞帶來的重要效應。

 

鍾聖雄指出很多新聞無法明說的觀察,透過討論可以被闡述更清楚公民新聞網站與主流新聞網站的不同在於主流新聞很少試圖引發討論。而新聞如果不能被討論,頂多就是一則好讀,卻看過即忘的故事。能引起回應的新聞模式,就具有公民效應,超越了文字形式的存在。

 

第四場 People Power: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陳順孝:「公民新聞的未來」

 

陳順孝指出某位輔大生研究PeoPo發現:從取材分類的角度看,身邊見聞60.2特定議題32.3%。這幾年公民新聞蓬勃發展,質量可觀;陳順孝建議公民新聞未來可從媒體整合、新聞強化、專業合作等面向繼續努力。

 

媒體整合:同類部落格分進合擊,建立共同資訊平台。例如社區網站可以匯聚成超在地化(HyperLocal)社區資訊集散中心,既展現各地特色也進行跨區對話更能補充大眾媒體裁減地方記者產生的資訊缺口

 

新聞強化:從報導身邊議題,擴及報導公共事務。過去,公民記者對公共事務的討論,大多是引用大眾媒體報導然後進行二手分析評論未來,可以合力要求政府更有效公開資訊例如網路直播立法院和縣市議會議事,讓公民記者能和傳統媒體記者同步掌握最新資訊,以獨特眼光,第一手報導長以來被傳統媒體忽略的議題。

 

專業合作:公民記者散居各角落,往往比傳統記者更了解特定區域的特定議題但他們不熟悉新聞專業常規,不擅長製作適合報紙、電視的報導未來,若能和傳統記者攜手合作報導,可以互補所長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Mr. Friday:「科技衝擊下的新聞反思」

      

Mr. Friday認為網路科技改變新聞閱讀的方式。台灣人的上網時間長,許多人習慣在網路上看新聞,閱讀部落格,與網友、親朋好友討論。科技正在改變新聞的來源。Youtube、微網誌、部落格在全球的興起,讓人人都具發言權。

 

Mr. Friday指出科技影響最深卻也最難察覺的是新聞的「參與」。越來越多的年輕一輩,都寫部落格,都用微網誌,都上傳Youtube影片。這些雖然微小,但都可以看作是參與新聞的第一步。科技正在改變許多事,但表象的改變容易看到,深層的社會意識轉變,卻常要再花數年以上的時間。科技將會如何重塑公眾新聞的面貌?該是每個公民值得注意的議題。

 

鄭國威:「新聞到底是什麼」

 

鄭國威認為新聞就是故事,根據事實把故事說好,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新的網路傳播工具、平台、社群在數年內不斷湧現,對於媒體、記者(包括公民記者)、閱聽人,乃至於整個社會都是很大的衝擊。不過專業記者的重要性沒有任何消失的跡象;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透過低門檻的網路平台暢所欲言,但是傳播的內容若想要獲得眾人認可,終究還是要回歸到新聞故事的品質,而這仰賴新聞工作者將其專業發揮至淋漓盡致。

 

鄭國威指出因為數位落差語言隔閡言論審查機制置入性行銷等原因,其實公民媒體的普及程度跟影響力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公民媒體要想真正的跨進未來,需要的是勇氣、決心、開放的胸懷以及一點預算。

 

朱淑娟:「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朱淑娟認為記者需要在現場觀察,現場結束之後,才是深度探討的開始。公民記者也需要到現場,不要擔心被拒絕。公民記者應該勇敢參加記者會,依她的經驗進入會場的成功率有2-3成。

 

朱淑娟指出公民新聞主流媒體之間存在「拉扯」關係,一方的不足,給了另一方空間。例如去年發生許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中科、後龍科技園區、國光石化等等,完全無法從主流媒體得到充分或平衡的資訊還好還有公民新聞,透過網路力量,才能讓這些事件維持一定的輿論溫度。

 

公民新聞的「優勢」沒有政商關係的包袱,可以暢所欲言忠實報導。「困境」則是公民記者或受限於專業分析能力或資源不足對事件的探索都有侷限。未來須進一步發揮優勢克服困境。路很遙遠,但值得期待。

 

參加研討會的心得:

 

「公民新聞」的內容的確與「傳統新聞」不同,因為不同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它會注意「傳統新聞」認為不重要的「新聞」,特別是屬於地方性的議題。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的「傳統新聞」是商業導向,而且採訪團隊身處台北,對於地方事物相對陌生。加上礙於交通距離的限制,較少處理地方新聞。「公民新聞」剛好可以彌補「傳統新聞」的缺口。

 

大暴龍」已經從工作上退休,沒有一般上班族每月必須有薪水收入的壓力。他對「公民新聞」的熱誠表現在與社區成員的採訪互動中,而且採訪的區域範圍不斷擴大。「大暴龍」認為「公民記者應履行關注「在地」事務的責任。」,這個想法對於有經濟壓力的多數國民來說,其實是個沈重的負擔。

 

台灣主流媒體報導政治新聞幾乎都是站在藍綠二元對立的角度。長期下來影響了國民對於事物的正確判斷與理解,看事情皆不自覺地陷入「藍綠框架」之中。在台灣,媒體識讀的教育訓練顯得很重要。NHK有一個名為「兒童新聞」的節目,每週一個小時的播出。該節目會整理每週的重點新聞,透過大孩子的參與和大人的解說,讓兒少一方面知道過去一週發生的國內外大事,一方面可以學習正確解讀新聞意含。管中祥培養社區大學學員識讀媒體的理念值得支持,而NHK節目製播的作法也值得公視參考。

 

新聞事件的確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逐漸失去其「新聞價值」,這是「新聞」的宿命。對於重大的災難新聞事件,其實可以在逐漸失去其「新聞價值」時以其他的形式呈現。例如用「紀錄片」的方式紀錄災難發生後政府與民間動員救災以及後續重建的過程,甚至提示居民與環境氣候的關係應該為何,以及從災難中吸取了何種教訓?社區報紙的發行如果只是持續單調、零碎而表面的災情與災後重建報導,那麼閱讀人口只會不斷下滑,也無法提昇災區外的人們對社區的關懷

 

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的Knowhow確有不同,一般來說平面媒體記者的撰稿能力較為洗練,而電子媒體記者的優點在於懂得如何利用影像畫面傳達新聞訊息。如果能夠提昇兩種類型的記者進一步交流,甚至讓「公民記者」與「傳統記者」進行交流,相信對提昇記者的整體工作能力會有幫助。

 

從東西方歷史的演進回顧公民參與,「科技」工具的出現大幅降低公民參與的門檻。然而以參與製作「公民新聞」來說,門檻雖然降低,不代表「好新聞」的標準降低。「新聞」要有影響力必須具備「迅速」與「正確」這兩個基本條件,此外還要「好看」;換言之「新聞」具有相當的專業性。筆者認同孫曼蘋公民新聞的目的是與主流媒體互補並非要取代主流媒體」的看法,相信公民新聞也很難取代主流媒體。因為現實上仍有許多資訊是「公民記者」難以取得,而且目前看來加強「公民記者」專業培力仍大有空間,問題是誰來訓練他們具備專業能力?

 

的確,願意點閱的網友多數是對該議題真正有興趣的人,不過與談人並未舉出「點閱率」到底有多少。以資源缺乏的NGO來說,透過網路增加組織曝光的成本確實很低;不過仍然不應放棄在傳統媒體曝光的機會。畢竟目前網路使用者仍然較局限於年輕族群,NGO訴求的對象如果不只是年輕人的話,更應該在利用網路的同時繼續強化在傳統媒體上的宣傳。

 

過去NHK報導過台灣的「大陸漁工」與「原住民電視台成立」,二則專題報導皆創下高收視率與迴響。因此新聞製作只要切入點正確,畫面精彩,內容敘說具有「他山之石」的參考性,連外國的弱勢社群議題都能引起觀眾的高度興趣。筆者同意楊志彬的觀點。

 

如果採訪新聞不再特許的那一天真的來到,意謂著人人都可以是記者。那麼,保障記者的一些法理或法規,例如「記者可以拒絕透漏消息來源」的權利等是否能夠無條件移轉給所有的國民?值得討論。

 

雖然「美食」及「旅遊」等軟性題材,部落客的報導內容已經超越多數記者;一些涉及專業的「法政」「財經」「生化科技」等報導,仍然不是一般部落客或「公民記者」能夠「勝任」。例如,發生「外籍船員在海上殺害船長」事件時,如果只是當作「海上喋血」的社會新聞,一般部落客或「公民記者」的確也能處理。但是如果要論及「國際司法管轄權」時恐怕「專業記者」較能勝任。

 

馮建三指出的三點構想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責成公部門加強「地方新聞報導」。期待公視預算增加唯有修法一途在此不論。加強「地方新聞報導」確實有其必要。在台灣,如果台北市發生什麼事,全國很快就知道;相反地,其他縣市發生什麼事,不但台北人不知道,甚至

連居住在隔壁縣的住民也不知道。這是上述多數採訪團隊集中於台北市所造成的結果之一。地方新聞報導如果能夠強化,城鄉資訊落差就能縮減;這樣不但能夠增加各區域的連帶感,甚至也能促進地方繁榮。例如透過報導,慕名三義木雕的台北年輕人可能前往三義就業,日後成為木雕大師也不一定。這樣就有活絡人才的效果。

 

非常認同「公民新聞也要求信任度周延,也有查證的義務,必須經得起檢驗」的觀點。主流媒體的記者與公民記者之間存在著「搶飯碗」的競爭關係,如何讓「主流媒體提供公民記者專業協助,二者分進合擊互相合作,達到公民社會的進展」是相當困難的問題。筆者認為政府另行編列預算,由公共廣電、學校或其他公部門進行公民記者教育訓練,使其公民新聞經得起檢驗是較為可行的辦法。鍾聖雄相當強調「回應的新聞模式」的重要性,但是可否在網站上討論新聞牽涉的只是新聞網站設計的問題,與「新聞」的品質高低或者是否經得起檢驗其實是兩回事,應該予以區隔才對。

 

「攜手合作」的理念很好,不過如前述,傳統記者與公民記者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競爭關係,如何讓他們「攜手合作」是一個難題。「第一手報導新聞強化」的確很重要,因為新聞最大的要求就是「真相」,如果引用主流媒體的報導而該報導本身內容有誤的話,就變成是站在錯誤的基礎上討論事情,就不會有正確的結論產出。觀察台灣的主流媒體經常聽到記者對某事件的報導結語是「真相到底如何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整件事仍然是個羅生門」,這種報導方式有報導等於沒報導。關於公共議題,公民記者自己從事第一手報導很有必要,但是政府資訊公開是必要條件。

 

Mr. Friday觀察到網路科技對於新聞的影響,這些影響包含公民可以很容易「參與新聞」,

而且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改變了。許多網路使用者在網站上看新聞而非透過電視或者報紙,這樣具有閱讀的方便性,閱聽讀不必被時間限制又可以快速地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而且可以重複閱聽讀。人們除了「接受」新聞以外,還可以「報導」新聞。

 

認同鄭國威詮釋新聞的論點。不過除了「根據事實把故事說好」之外,題材的選取,也就是對新聞議題的價值判斷非常重要,這是好新聞的第一步。選對了新聞題材之後如何「正確而迅速」地報導新聞則是決定新聞好壞的關鍵。基於種種因素限制,公民媒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公共電視發展公民媒體的角度看,由於公視已經跨出了第一步,因此在「勇氣、決心、胸懷預算」等條件當中,修法增加預算應該是公視最需要的。

 

公民新聞對於平衡資訊確實具有貢獻,但有先天上的優勢與劣勢。未來如何突破困境,打開對事件探索侷限,仍需要外界資源的挹注並仰賴公民記者的專業能力能夠提昇。

 


欲觀看完整文章請下載PDF (按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