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台國際新聞節目定位與策略
一、前言
近半年來,全球政經局勢快速變化,從伊斯蘭國的崛起、以巴衝突的慘烈、伊波拉病毒的恐慌,到最近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以及香港占中發展,不但令人繃緊神經,各台新聞部更是投入資源,大篇幅報導,提供即時資訊和觀點角度。
但是這樣的努力,似乎仍難滿足部分國人的國際新聞渴求,也持續傳出不滿和批評的聲音,要求各家電子媒體能夠提供更多元的國際新聞內容,而不是只有娛樂八卦的資訊餵養。
《自由時報》華府特派員曹郁芬,9月30日接受email訪談時也指出,「台灣只有兩家有線電視在華府派人,而且常花時間跑體育和軟性新聞,感覺上台灣對國際新聞越來越不重視,中國這幾年派出的駐美記者人數快速增加,兩岸新聞界對美國和國際新聞的關注已不成比例。」
《鳯凰衛視》台灣分公司運營總監蘇靜芬,9月24日接受電訪時也表示,做為一個無冕王,就必須扛起社會責任,「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為期待透過電視螢幕,認識國際新聞的觀眾或是知識分子,電視業者做了什麼?身為在第一線工作二十多年的媒體人,我必須很遺憾的說,台灣電視台退步了,如果監視器畫面,或是行車紀錄器畫面越來越多,誰要看這樣的新聞?再這樣下去,台灣媒體只會把自己越做格局越小。」
為瞭解各台國際新聞節目定位和策略,比較各台的人力和資源運作,《岩花館》於9月18日起深訪各台製作人和主管,同時電訪過去的公視國際新聞節目主持人,希望借鏡各台經驗,以及學者專家和媒體工作者的想法,提供公視國際新聞未來的規劃參考。
本研究分別從節目定位與特色、節目外電來源、節目播出時間、節目決策、節目主持人、節目製作流程、節目人力、節目預算、節目競爭對象、給公視的建議等十個面向,進行比較分析,以下是受訪者一覽和訪談摘要:
受訪者一覽
|
媒體 |
職銜與姓名 |
時間 |
1 |
民視 |
督導全球新聞/新聞部副理蔡滄波 |
2014年9月18日 |
2 |
TVBS |
FOCUS全球新聞資深製作人林嘉娟 |
2014年9月18日 |
3 |
TVBS |
FOCUS全球新聞資深製作人/主播方念華 |
2014年9月18日 |
4 |
鳯凰衛視 |
台灣分公司運營總監蘇靜芬(電訪) |
2014年9月24日 |
5 |
三立電視 |
消失的國界製作人陸琲琲/國際兩岸中心副理 |
2014年9月25日 |
6 |
博理基金會 |
策略長張以明 |
2014年9月26日 |
7 |
博理基金會 |
主任研究員謝樹寬 |
2014年9月26日 |
8 |
聯合報 |
華府特派記者賴昭穎(by email) |
2014年9月29日 |
9 |
自由時報 |
華府特派員曹郁芬(by email) |
2014年9月30日 |
10 |
公視 |
全球現場製作人余佳璋/新聞部副理 |
2014年9月30日 |
11 |
曾任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前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電訪) |
2014年9月24日 |
|
12 |
曾任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現任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電訪) |
2014年9月25日 |
|
13 |
曾任公視七點看世界節目主持人/現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電訪) |
2014年10月2日 |
二、節目定位與特色
▲《民視》蔡滄波:強調主體性和台灣觀點
「《民視》很重視台灣與世界的互動和連結,包括台灣與東南亞鄰近國家的政經發展,台商海外布局等等」,《民視》新聞部副理蔡滄波表示,「我們的國際新聞,強調台灣主體性,從台灣觀點看世界,例如,我們會製作全世界公投、獨立運動等等報導,這是《民視》開台就有的清楚定位。」
▲《鳳凰衛視》蘇靜芬:HARD NEWS為主
「《鳯凰衛視》的定位很清楚,世界上那裡有新聞,那裡就有《鳯凰衛視》,我們要求新聞發生時,鳯凰記者就在現場,所以才會有女記者因為採訪戰地新聞而被觀眾封為『戰地玫瑰』」,《鳯凰衛視》台灣分公司運營總監蘇靜芬指出,《鳯凰衛視》以政治新聞和財經新聞的HARD NEWS為主,「我們透過國際視角,觀察全球政經情勢變化,任何區域政經發展都與全球化脫離不了,影響力更是分不開的。」
▲《三立》陸琲琲:自己採訪,不依賴外電
《三立消失的國界》製作人陸琲琲表示,「《消失的國界》節目定位很清楚:1.自己採訪,不依賴外電;2.要求畫面包裝,滿足眼球經濟,節目知識含量高,必須透過故事性包裝,不能像教科書似的說教;3.創造話題影響力;4.主持人詮釋新聞要有新聞性,彌補節目內容的不足。」
▲《TVBS》林嘉娟:中立看待新聞事件
《TVBS FOCUS全球新聞》資深製作人林嘉娟表示,「很多新聞我們會比較『Neutral』(中立)看待,就是比較知識性的報導,不會有特定觀點,這是一個知識的傳達,讓觀眾可以看到世界的運作。」
國際新聞最難的是,觀眾在習慣國際新聞慣性中,如何提供「Neutral」(中立)的敘事,知識面的資訊提供,也因為記者編譯夠資深,所以在內容鋪陳上就更加謹慎,《FOCUS》主播,資深製作人方念華表示,「很多環節上,我們都可以把握的很好,IS(Islamic State)殺害人質新聞出現時,我們不會指他是屠夫,或是妖魔化這個組織或人,我們會分析,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西方人投向IS組織,同時觀察美國成立反IS聯盟所釋放的訊息,這是我對《FOCUS》這個節目最感珍惜的地方。」
▲《公視》余佳璋:要求即時和內容多樣性
《公視全球現場》製作人兼主持人余佳璋表示,《全球現場》在三年前恢復播出,改為周六、周日晚上19:30-20:00播出,「策略上,周六是《深度周報》,以硬性新聞為主,周日是《漫遊天下》,以軟性新聞為主,節目定位上要求即時、資訊和內容多樣性。」
▲賴昭穎:台灣的國際新聞報導聊備一格
《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賴昭穎則是認為,台灣的電視媒體(報紙亦然)在國際新聞報導上聊備一格,大多是翻譯外電來報導新聞,缺少解讀新聞事件的能力,「我想這和台灣媒體對國際新聞的定位有很大關係,因為各媒體根本不想在編制上有處理國際新聞的記者,充其量只有編譯;我是編譯出身,對於編譯處理國際新聞的流程略之一二,因此心有所感。」
▲楊永明:解讀外電,呈現台灣觀點
曾任《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前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指出,可以透過正確和深入的觀點,分析解讀外電或是通訊社新聞內容,「幫助觀眾瞭解,可以什麼樣的視野和角度,看待國際議題,這就是台灣觀點所要呈現的地方。」
▲《TVBS》方念華:從台灣觀點,思考蘇格蘭公投
「蘇格蘭獨立公投議題,我們每天都有很大篇幅的報導,你會發現越報導越細,如果以台灣觀點看待,思考獨立的Consequence,就會發現蘇格蘭議題相當複雜,軍事涉及到北約、經濟涉及到歐盟」,方念華指出,觀眾如果Constantly跟著《FOCUS》關心此一議題,他就會瞭解獨立這件事,評估獨立對於經濟可能的影響後果,進一步瞭解背景架構。
▲《民視》蔡滄波:將中國界定為國界新聞
蔡滄波認為,台灣對於國際社會,有著很高的依存度,觀眾必須瞭解國際局勢變化,《民視》在國際新聞上,會選擇與台灣生存發展的相關議題,《民視》將中國界定為國際新聞的一部分,「不會刻意強調中國新聞,但是對於中國重要的政經、社會發展,我們還是會給予一定的篇幅報導。」
▲羅致政:不是直接翻譯就是國際新聞
曾任《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現任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表示,國際新聞要有台灣觀點,不是把外國新聞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國際新聞,「《公視》國際新聞相對做得很好,透過台灣觀點,讓觀眾深入瞭解國際事件的影響性,以及與台灣的關連性。」
▲劉必榮:國際新聞還是不夠全面
曾任《公視七點看世界》節目主持人,現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認為,國內目前的國際新聞還是不夠全面,「我認為應該從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觀察,廣度部分,《鳯凰衛視》周一到周五早上7:00- 8:-00播出《鳯凰早班車》就製作得很好,一小時的節目當中,國際新聞的量就相當多。」
「深度的部分,過去我和《公視》國際新聞的兩位主持人(羅致政、楊永明),就是提供國際新聞發展的深度分析,可以從中認識到國際事件的發展脈絡」,劉必榮對於同樣採取深度分析做法的《文茜世界周報》則有些看法,他認為,「《文茜世界周報》是做得很用心,但是過於突顯個人色彩,個人的主觀意見太多,已經失去新聞原來的邏輯。」
三、節目外電來源
▲《民視》蔡滄波:節省外電,多派記者出國
「《民視》訂購的外電很有限,目前外電包括:《CNN》、《SNTV》、《NHK》,我們認為,外電只是素材,各有觀點和角度,完全靠外電,會被牽著鼻子走」,蔡滄波指出,寧可節省外電預算,多派記者出國採訪,藉以突顯《民視》觀點,「外電因為涉及版權,新媒體應用還是很有限。」
▲羅致政:缺少《BBC》新聞來源
「各台的外電同質性太高,也是可以納入思考的,《公視國際新聞》過去有《DW》(《德國之聲》)外電,就很有特色」,羅致政認為,《CNN》、《Reuters》等外電的同質性都太近,國內電視台缺少像《BBC》的新聞來源,這些新聞可以增加國際新聞的多元管道,「包括歐洲,或是第三世界的新聞來源也可以加強,類似《半島》,或是《NHK》都可以考慮,不要只是單一新聞來源。」
▲《TVBS》林嘉娟:新聞選材跟著時事走
「《TVBS》目前的外電部分有《CNN News》,《CNN International》,《Reuters》,《AP》,《半島電視》」,林嘉娟指出,節目選材是跟著時事走,提供比較大篇幅報導,不會比照每日新聞,1分40秒就結束一則新聞,「我們會再延伸、更深入、更完整的報導一件新聞。」
▲《TVBS》方念華:我們不會被外電牽著走
「《FOCUS》這個節目己經一年半了,必須要有很資深的同仁,才能夠謹慎敘事,不會陷入既有刻板框架」,方念華表示,「我們不會被外電牽著走,會透過蒐集不同的觀點,平衡報導呈現,編譯有能力意識到特定西方媒體的左傾或右傾立場,不會全文照抄,或單純敘事處理,我們會很小心注意不同的角度,每一則新聞的背後,都是很長時間的資料蒐集過程。」
▲《鳳凰衛視》蘇靜芬: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線索
「我們使用的外電只有《AP》、《Reuters》,《鳯凰衛視》強調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線索」,蘇靜芬認為,各台都使用同一家外電,當看一家和看十家,都沒有什麼差別的時候,這會是電視台最大的生存危機,「我們依賴的是,布建在全球各地的記者站,《鳯凰衛視》記者,站在新聞現場,就是最好的品牌表現。」
蘇靜芬同時表示,《鳯凰網》發展的很快,很賺錢,也是一家紐約上市公司,人力與《鳯凰衛視》差不了多少,員工平均年齡在24、25歲左右,除了製播自製節目(台灣MOD上也可以收視到),「《鳯凰網》也有自己的專屬記者,同樣會搶發新聞,提供網友希望瞭解的新聞內容,節目水平很高。」
▲賴昭穎:觀點太過集中,都是美國觀點
賴昭穎認為,各媒體的國際新聞大多依賴外電或《CNN》等國際媒體,觀點太過集中,「講白一點都是美國觀點,似乎不夠多元,我想這是可以改進的地方。」
▲楊永明:各台報導內容片段呈現
「電視台報導國際新聞仍然不夠深入,缺乏連續性和追蹤性,多數是單純外電翻譯」,楊永明指出,部分外電節目能夠提供深入淺出的完整報導,但是通訊社提供的訊息較短,難以完整呈現,以致各台報導的內容也是片段呈現。
▲《三立》陸琲琲:我們都是衝撞大議題
《消失的國界》於2013年以「直擊血汗國度-孟加拉」專題,獲得《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肯定,這也是《消失的國界》再次獲得《卓新獎》的肯定。陸琲琲指出,「《消失的國界》外電只有《AP》、《CNN》,我們自己觀察和詮釋國際新聞,因此,節目平均一個月要出國3到4趟,我們的企圖心很大,都是衝撞大議題,我們相信自己也可以跟《CNN》一樣,試著以觀眾角度,和不一樣的說故事方式,引領新聞議題,說一個好故事。」
▲《TVBS》方念華:彌補外電角度,國際採訪就會很有意義
「我們希望持續強化國際採訪,我們從年初到現在,進行了幾次國外採訪,但是不會為採訪而採訪」,方念華表示,部分媒體強調新聞在現場,希望帶回台灣觀點,「我並不排斥台灣觀點,去年我們到APEC採訪,觀察大國角力,就有台灣觀點,我們不會每個月一定要有人出去,如果採訪能夠彌補外電看不到的新聞角度,國際採訪就會很有意義。」
四、節目決策
▲《三立》陸琲琲:新聞部2008年推出節目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接連出事,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政府還發放消費券」,陸琲琲表示,《三立》新聞部於當年7月起推出《消失的國界》,剛開始是30分鐘的節目,以財經、環保等硬性新聞為主,觀眾反應很好,大家渴望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事,「2008、2009、2010年,比較像在看別的國家怎麼求生存,探究別的國家的遠見和策略,希望為台灣找到一條出路,之後,節目調性有一些改變,我希望看到新聞另一面不為人知的Dark Side,有一些國外採訪議題比較像是社會實錄呈現,也有很不錯的反應。」
▲《TVBS》林嘉娟:期許提供具國際視野新聞
「董事長張孝威聽到很多聲音,認為台灣缺乏國際觀和國際新聞,《TVBS》做為新聞領導品牌,有責任製作這樣的節目,提供一個有影響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新聞」,林嘉娟表示,《FOCUS》就是以大議題為主,不是瑣碎新聞,或是翻攝自網路的新聞,「則數不要太多,我們要告訴觀眾,真正需要的國際新聞。」
▲《TVBS》方念華:每一則新聞的知識分量都很高
方念華以蘇格蘭公投新聞為例指出,連續三天都是提供15分鐘以上的報導篇幅,《FOCUS》會跟著新聞發展,逐步加重公投新聞的分量,有一些別人不關心的國際新聞,「我們很早就會投入報導,或是調派記者到現場,或是製作專題。」
「《FOCUS》節目當中,也曾經找過專家進行訪談,我們記者報導的知識分量很高,透過架構新聞方式,吸引觀眾,例如之前報導種子銀行,就是從食安概念架構議題,讓觀眾瞭解基因與非基因改造食品」,方念華表示,因為每一則新聞的知識分量都很高,己超越單一觀點看待新聞議題。
▲《民視》蔡滄波:平衡過於本土刻板印象
蔡滄波表示,《民視》新聞或是戲劇節目,過去一直被認為過於本土,缺少國際觀點,「《民視》推出國際新聞和英語新聞,就是希望平衡這樣的刻板印象,我們透過英語新聞將台灣介紹到國際,這是《民視》經營者的核心想法和策略定位。」
▲《公視》余佳璋:董事會決議,恢復《全球現場》
「《公視全球現場》節目於三年前重新恢復播出,起因是當時董事會期待和決議,但是受限於人力,我們將原本的周一到周五的周間時間,改為周六和周日時段」,余佳璋指出,「《全球現場》雖然人力有限,但是我們很努力提供多元內容,我們是跟自己競爭,強調內容服務優先。」
▲《鳳凰衛視》蘇靜芬:經營者必須要有擔當,要有遠見才行
「台灣媒體常以收視率做藉口,指出國際新聞沒人要看,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各台所提供的是什麼品質的國際新聞?八卦娛樂掛帥,缺乏深度觀點和角度,當然沒有人要看」,蘇靜芬表示,媒體經營者如果太過於短視近利,沒有決心和魄力,當然不會有好的國際新聞品質,「電視本來就是既花錢又辛苦的行業,經營者必須要有擔當,要有遠見才行。」
蘇靜芬以《鳯凰衛視》紀錄片為例,說明一位經營者領導媒體發展的重要性,「《鳯凰衛視》是先有中文台,才有資訊台,當時中文台八點黃金檔播出的,都是外購的港劇、韓劇或是台灣綜藝節目,成本低、收視好,當時劉總裁認為,應該要發展紀錄片,提供華人的觀點。」
「我們在六、七年前,推出晚上八點黃金時段的紀錄片節目,一年自行產製52部紀錄片,第一年這條黃金檔從滿檔廣告變成掛零,公司上下都承擔很大的壓力,但是老闆堅持做下去,第二年收支打平,第三年廣告漲兩倍,第四年廣告漲三倍,廣告主搶破頭,現在廣告都超秒」,蘇靜芬表示,「在鳳凰紀錄片受到觀眾肯定後,《央視》在內的內地各電視台,紛紛推出紀錄片頻道,這股風潮也是受到鳯凰的影響,當時,鳯凰老闆挺住了,打出口碑,觀眾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只要是對的,就要堅持。」
五、節目播出時間
▲《民視》蔡滄波:提供很高比重國際新聞
蔡滄波指出,「《民視新聞台》提供很高比重的國際新聞,每天固定播出時段計有:1.午間12:00新聞,固定電話連線,記者Cue帶,報導最新的國際新聞,依據新聞輕重,提供3- 10分鐘左右的連線;2.下午4:30- 5:00,提供30分鐘的國際新聞;3.晚上23:30- 23:45國際新聞,23:45- 24:00播出英語新聞;4.每周日晚上22:00- 23:00播出《全球新聞》,以專題和深度報導為主,由主播張嘉欣主持,類似一周全球瞭望,節目當中,也會訪問學者專家進行解讀。」
▲《鳳凰衛視》蘇靜芬:每一節新聞,國際新聞約占90%
「《鳯凰衛視》每一節新聞,都有很高比例的國際新聞,大約占了90%左右,我們在美洲、歐洲、澳洲、日本都有落地,俄羅斯、北韓都有派駐記者,我們是依據全球不同時區編排新聞,當台灣已是午夜12點時,《鳯凰衛視》有另外一批人,正在努力和用心的編排新聞,服務另一個時區的觀眾」,蘇靜芬表示,鳯凰沒有特別的國際新聞時段,每一個小時都有一位專職主編,必須選編最新的國際新聞,「以高雄氣爆為例,晚上12點我已經就寢,香港總部24小時輪值的編譯,在發出乾稿的同時,馬上通知我這件事,台北站立刻派人南下採訪,這就是我們的作業流程,只要新聞發生,記者馬上到現場。」
▲《TVBS》林嘉娟:周一至周五晚間19:00- 20:00播出
林嘉娟表示,《FOCUS》的1小時節目,時長約46- 48分鐘,之前收視分析顯示,19:30以後會有比較多的流量進來,「我們也曾經嘗試,移到晚間20:00播出,但是收視情況並不理想, 20:00並不是國際新聞收視習慣,多數仍以戲劇收視為主」,目前是周一至周五晚間19:00- 20:00播出,晚上23:00和隔日早上7:00重播。
▲《三立》陸琲琲:滿足觀眾的國際新聞需求
《三立消失的國界》是每周四或五早上錄影,周六晚上播出,陸琲琲指出,「我們除了國際新聞節目以外,《三立新聞》也在各個時段,提供國際新聞資訊,包括早上的10:00,除了國際新聞播出以外,也包括國際專題報導,16:00的《I News國際新聞》,這個節目曾經入圍《卓新獎》的《每日新聞節目獎》肯定,20:00有15分鐘的《全球點評》,以及24:00的《全球online》,三立希望在國際新聞的質量上,都能滿足觀眾的需求。」
▲羅致政:時段安排仍然過於冷門
羅致政指出,台灣的電子媒體,整體國際新聞的播出時間是不斷增加,但是時段安排仍然過於冷門,即使《民視》都是排在晚上22:00或23:00以後,「很少電視台將國際新聞放在黃金時段,雖然首播時間不理想,但是也可以多思考重播時段,選擇好一點的時間,尤其是專題類的國際新聞,是可以考慮增加重播次數。」
▲楊永明:國際新聞播出比例,仍嫌不夠
楊永明認為,目前電視媒體的國際新聞處理,仍有三點可待加強之處,「分別是:國際新聞播出比例、報導的深度,以及台灣觀點的呈現」,國際新聞播出比例部分,各個新聞台,已經有一定的比例,同時訂購外電,維持專業編譯等等,但是比例仍嫌不夠。
楊永明表示,多數電視台,是每周一次到二次的國際新聞節目,《TVBS》和《民視》都有每日國際新聞播報,但是24小時的新聞台,比例是不是還可以再增加呢?中午12:00- 13:00,以及晚上18:00- 20:00時段,是電視台的重點時段,每半小時或是一小時的國際新聞比例也不夠,「或許可以要求四分之一或是五分之一的播出時間,讓觀眾可以充分掌握國際新聞脈動。」
六、節目製作流程
▲《民視》蔡滄波:周三開會,周日現場播出
「我們是每周三召開節目會議,參加人員,包括製作人、主持人、國際中心主管、編輯,討論本周國際新聞重點,從什麼角度切入,以及新聞排序等等」,蔡滄波表示,節目團隊同時預估到周日可能會有的新聞變化,隨即發包製作專題,周四和周五再依新聞發展,機動調整內容,周六再做最後的增刪和定稿,周日晚上現場播出。
▲《三立》陸琲琲:周六錄影,晚上播出
「我會選擇和設定議題,並和記者討論後尋求海外採訪資源」,陸琲琲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新聞專題為例指出,節目單位會聯絡以色列駐台機構,或是台灣駐以色列代表處,有時候剛好碰到有Sponsor的機會,對方提供機票和食宿,不會干涉採訪內容,但是行程會決定部分的節目內容,贊助方會希望採訪觀光等議題,「我們就會選擇延後返台,做自己設定的議題,主菜是我們規劃的,企業邀約內容就做為Side Dish,這是《消失的國界》常態運作模式,找我們合作的單位蠻多的,有些議題,即使沒有贊助,我們也會去,例如伊拉克、東帝汶。」
「我們不定時會召開節目會議,因為《消失的國界》人員很精簡,所以不會制式開會,製作人與記者互動很密切,隨時都在溝通,記者也會隨時透過Line和我連絡」,陸琲琲表示,沒有硬性規定何時提Proposal,或是規定專題完成的時間。
「前兩年採取制式要求,對我們這樣的節目,是有實際上的困難,因為題目難易不同,不能齊頭式要求每一位記者遵守,以伊拉克採訪為例,光是跑流程,就花了四個月才拿到簽證,但是到馬來西亞,一天就可以搞定」,陸琲琲表示,海外採訪行程,狀況不斷,是無法統一要求的,每一個人採訪安排不同,難度也不一樣,「所以沒有強制性的製作流程,或是時間表會比較合理。」
▲《TVBS》林嘉娟:11:30確定稿單,19:00LIVE播出
林嘉娟表示,「《FOCUS》每日製播時間,從早上9:00到班,依照不同語言分工,過濾外電素材,彙整給資深製作人,11:30確定新聞稿單,資深製作人、主播、資深編輯彙稿討論,記者則是分頭撰寫稿件,念華和主編討論稿頭撰寫和排序,17:00,18:00左右截稿,19:00LIVE播出。」
▲《公視》余佳璋:周一起選稿,周五錄影
「我們在節目流程上,周一、周二選稿,周三開稿單,討論新聞重點,同時周三完成軟稿,硬稿部分預計需要兩天半(周三、周四全天,周五半天)做帶,周五13:00截稿,14:00錄影」,余佳璋強調,《公視》國際新聞雖然人力和資源很有限,但仍然持續努力,提升節目品質,「我們是跟自己競爭,內容服務優先」。
七、節目主持人
▲《民視》蔡滄波:張嘉欣擁有較多的優勢
蔡滄波高度肯定主持人張嘉欣的專業表現,張嘉欣擁有留學英國和瑞士的經驗,常跑美國,有一定的國際歷練和視野,「張嘉欣很認真,每天都參加新聞製播會議,勤做筆記,相當投入,以她曾經在英國愛丁堡的求學經歷,在處理蘇格蘭公投議題上,就較其他台的主播擁有較多的優勢。」
▲《鳳凰衛視》蘇靜芬:強調第二外語和反應能力
「鳳凰要求主持人除了母語外,還必須具備外語(英、日、法、韓、俄或是阿拉伯語),《鳯凰衛視》遴選主播,近來較少有來自台灣的主播」,蘇靜芬表示,原因是鳯凰會依據受試者的語言專長施測,「我們在試鏡時會選播外電,不是要求受試者即席口譯,而是利用突發新聞,測試快速反應能力,要求即時播報,透過鏡頭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事,但是99%來自台灣的受試者都缺乏外語能力,也反應不過來。」
「我們要求主播或是主持人,要有獨自作業能力,《鳯凰衛視》做為一個國際媒體,要求的就是一旦有突發新聞,主播也要有反應的能力,即使是同步播放外電,也該能簡單翻譯,說明最新狀況」,另外,也要有訪問各國重要人物的能力,這當然包括流利的外語能力,蘇靜芬舉例,「希拉蕊訪問中國大陸,主播就要有能力訪問希拉蕊,這是主播的責任。」
▲《TVBS》林嘉娟:台灣的連結,仰賴主持人方念華
「台灣的連結,很仰賴主持人,念華播報經驗豐富,連結國際和台灣,都仰賴她」,林嘉娟表示,「念華會從主持人專業,建立新聞與觀眾的連結,背景資料會在稿頭上突顯出來,當確定稿單後,13:00會和念華對稿,針對當天新聞重點,念華會發想這則故事,還有什麼可以幫助觀眾進入新聞情境的地方?切入角度、補充內容,是不是能夠提出什麼樣的統計數據,帶出這個故事,例如種子銀行新聞,念華就會扣緊食安,討論隱藏在背後的問題。」
▲《TVBS》方念華:持續關注香港議題
針對議題選擇,方念華以香港七月以來的特首普選新聞為例,「我們是電子媒體中,持續關注這個議題的節目,這代表一個台灣媒體對國際新聞的關切程度,事件的高峰會在9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等11所大學發起罷課,這次的罷課,比台灣318學運面貌更清楚,各校都以寬容態度對待,我們也投入不少的報導篇幅。」
「下午兩點以前,製作人確定新聞架構,編譯寫出來之後,才會發現背後必須有這麼多的訊息支撐,我們的製作時間很短,既要求深入,提供長版專題,又要求活潑,必須本身具備新聞判斷的經驗和能力」,方念華強調,這個節目非常仰賴資深編譯,具備敘事、編導、圖像鏡面能力,扮演類似研究員的角色。
▲《公視》余佳璋:主播兼任製作人,有利溝通
「主播兼任製作人的好處是,可以隨時與同仁溝通修稿和併稿」,余佳璋指出,對於稿子關連性,或是應該錯開發稿,還是提前發稿,都可以馬上協調,「我們是採取合議制,透過新聞自動化系統,瞭解彼此發稿情形,集中創作,避免一人定稿可能產生的偏見或失誤。」
針對主持人角色,余佳璋認為,「讓稿子內容能夠重點明確,同時在口述過程中,讓觀眾能夠更為理解新聞發展,所以,周日的《漫遊天下》傾向輕鬆內容,收看節奏可以更具親和力。」
▲《鳳凰衛視》蘇靜芬:台灣主播缺少的是議題思考能力
蘇靜芬表示,「外形美麗的主播多的是,台灣主播缺少的是議題思考能力,以及對於國際新聞投入的用心。」
蘇靜芬認為,主持人是扮演一個節目的靈魂人物,具有穿針引線責任,主播自己要用功,「我想問的是,在台灣有幾個主播是自己親自看外電的,如果觀眾比主播還用功,懂得更多,觀眾還需要看電視台的國際新聞嗎?」
▲《三立》陸琲琲:李天怡跟節目調子很合,表現也很突出
陸琲琲指出,《消失的國界》主持人李天怡,5、6年前開始的主持形象就是比較知性,跟節目調子很合,表現也很突出,「主持人常能看到新聞當中,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另一個面向,她的Feedback對節目收視端就相當的重要。」
▲《TVBS》方念華:愛你所喜愛的工作,好好包裝呈現
「我很喜歡我每天所處理的國際新聞,愛你所喜愛的工作,你就會想好好的加以包裝與呈現,介紹給所有的人,我之前做了很多年的Local News,每天開出70則新聞,怎麼挑都只有20多則,除非看到自己很想看的,或非看不可的,就不會有播報靈感」,方念華認為,觀眾也會因為節目報導而感到興趣,這些都是無形的影響。
「過去在《台視》,我有四年的國際新聞編譯和國外採訪經驗,我喜歡將複雜的新聞事件,以觀眾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介紹出來」,方念華強調,國際新聞一定要自己很喜歡才行,很感謝每天都能吸收到這麼多的知識。
方念華指出,每天接收到大量資訊,又是這麼複雜的國際新聞,「關鍵仍在於,你必須熱愛這些內容,只要熱愛就會做好,這是主持人的必要條件。」
▲《TVBS》林嘉娟:我們當時就非常有企圖心
「重大國際新聞,都要借重念華,她的新聞歷練豐富,以美國大選為例,時間長、議題廣,播報、訪談、分析能力都要具備」,林嘉娟指出,「我們當時就非常有企圖心,時段就是要排在晚上19:00的prime time,重播時段在深夜23:00,這是考量現代人的生活形態,回家後還能夠收視,隔天早上7:00也會重播。」
八、節目人力
▲《民視》蔡滄波:16名編譯,統一供稿
「《民視國際新聞》都是由國際中心供稿,人力上有副主任1人、召集人2人、編譯16人(包括兩名日文編譯),另外,英語新聞組有製作人兼主播1人、專職主播2人、編輯4人,平均年資,一半約17年左右,一半約3到4年左右」,蔡滄波表示,國際中心的主管和召集人,學經歷都很豐富,「國際中心16人,分成早、午、晚三班,召集人負責選稿和開稿,遇到重大國際新聞,即銷假支援,中午和下午班,因為人力重疊,所以編譯人力相對充裕,離峰時段較為吃緊,安排人員進棚口譯,人力就更是吃緊。」
▲《鳳凰衛視》蘇靜芬:全球記者站既合作又競爭
蘇靜芬表示,《鳯凰衛視》編譯人力採取三班制,約30人左右,24小時都有人員值班,全球布建有36個記者站,大的記者站有20多組記者,小的也有2到3組記者,台北站共有6組記者,駐點原則,視當地資源、法規決定,「36個記者站,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各地記者站,都會針對重大國際議題進行跨點合作,各記者站也會力求表現,彼此競爭。」
▲《三立》陸琲琲:節目8位記者,強調採訪實力
陸琲琲表示,《三立新聞》是國際兩岸放在一起,大陸新聞記者(2位文字,2位攝影),一組在北京,一組在台北,國際兩岸中心有兩位主管,兩位北京特派,8-10位編譯,採取三班制,「《消失的國界》則是屬於節目中心專題組,目前有四組8位同仁(4位文字,4位攝影)。」
「8位記者,有些人採訪年資在3-5年左右,有些人是10年以上,都是記者,沒有編譯,語文能力不見得特別強,但是要求具備豐富的採訪經驗,最重要的是應變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陸琲琲強調,國外採訪,隨時可能遇到被丟包、被搶等突發狀況,「記者一定要具備隨時都能應變的特質,在外勇敢面對問題,擅長解決問題,要不然是不可能帶回好東西的。」
《三立》編輯政策除以國內新聞為主,同時也重視國際新聞報導,當有重大國內新聞發生,編譯必須配合支援,重大國際新聞發生時,國內記者也會過來支援。陸琲琲指出,「我們是開枝散葉型的新聞概念,透過雜誌型方式規劃每日新聞,這是《三立新聞》特色,所以國內與國際新聞比例,可能不是很平均,《三立》在用人策略,都是用在刀口上。」
▲《TVBS》林嘉娟:節目14成員,記者編譯資深
林嘉娟表示,《TVBS》新聞部節目中心,當時為了《FOCUS全球新聞》成立這一個小組,「攝影記者、剪接、後製、動畫都是使用新聞部資源。」
「《FOCUS》都是記者編譯,我們都給予記者角色,平常以外電編譯為主,必要時派出去採訪,記者(寫稿、撰稿)有9位同仁,資深製作人、執行製作人各1位,資深主編1位,以及2位執行製作和助理(負責鏡面和動畫處理),編制14人(主持人不包括在內)」,林嘉娟表示,「採訪中心國際組人數,包括各班主管共18人(分為三班制供稿),節目也會使用到國際組的稿帶。」
「《FOCUS》記者編譯資歷,15-20年的有3人,10-15年的有3人,接近10年的有3人,當時設定記者編譯,就是期待同仁有能力獨立處理國際議題」,林嘉娟表示,有些人財經背景強,具備觀點和事實陳述能力,能夠統合整理多方資料,當時找人,就是希望找到具有這樣能力的人。
《FOCUS》節目預算部分,是由新聞部統籌編列,包括人事、衛星、外電,節目獨立的預算是出差費用、報刊與影帶耗材等。
▲《公視》余佳璋:6編譯,10年以上年資
「《公視國際新聞》人力,目前是製作人兼主播1人、執行製作1人、編譯6人、平均有10年以上資歷」,余佳璋表示,目前的外電包括,「《AP》、《Reuters》、《AFP》、《SNTV》,目前正在洽簽《NHK》,同時將增加一名日文編譯」。節目預算由新聞部統籌,出國採訪預算一年編列60萬元。
九、節目帶狀或塊狀評估
▲羅致政:不必固守在帶狀或是塊狀的形式上
「我認為,國際新聞不論是帶狀或是塊狀,都有其優缺點,也涉及到資源的投入,畢竟,帶狀節目的負擔較重」,羅致政認為,電視台如果要突顯國際新聞的影響力,可以不必固守在帶狀或是塊狀的形式上,「即使是每日新聞,如果每一節新聞,都可以固定有3- 5分鐘的國際新聞也很好。」
▲楊永明:提供深入追蹤角度
楊永明認為,因為各台的國際新聞,多數都集中在特定時段,對觀眾服務似乎還可以再加強,「例如蘇格蘭公投新聞,國際媒體二、三個星期連續報導,提供深入追蹤角度,就可以做為台灣媒體的參考借鏡。」
▲《三立》陸琲琲:提供直擊新聞畫面
「《三立新聞》每個整點,都有一定比例的國際新聞,要把科技新知,財經內容都納入報導,讓觀眾瞭解全球動態」,陸琲琲指出,《消失的國界》觀眾都不是《三立》的基本盤,「觀眾都來自各台。」
《三立》過去較偏重政治新聞,但現在正持續轉型中,「沒觀點、沒角度、沒Story的新聞內容,就很不好賣」,《消失的國界》製作人陸琲琲表示,《三立》以男性觀眾為主,Daily News的國際新聞,比較傾向硬性新聞,例如以巴衝突、伊波拉病毒、IS組織、中國在南海的衝突等等,這些議題都會比國際生活新聞,要有收視率,「《三立》是商業電視台,國際新聞要有幾點考量,首先是觀眾一定要喜歡收看,其次是要提供直擊新聞畫面。」
▲《TVBS》方念華:國際新聞不會是收視毒藥
方念華指出,《FOCUS》每周會有二次、三次進入「前80名的全國收視排行」,只要能提供觀眾感興趣的新聞題材,國際新聞不會是收視毒藥,節目好壞涉及排檔時段、平台影響力等複雜因素,「我認為國際新聞應該是帶狀呈現,需要一段時間培養觀眾,《中國進行式》就是這樣從08年開始,09年做得不錯,10年就非常穩定,公司就調整時段,提供更多資源,國際新聞需要一、二年的時間培養,讓更多人有接觸機會,而不是到周末給特定對象收視。」
十、節目競爭對手
▲《民視》蔡滄波:假想敵是《中天文茜世界周報》
「我們的假想敵是《中天文茜世界周報》,陳文茜的節目資源,遠遠超過我們,甚至有專屬寫手(Rewriter),這些都是我們做不到的」,蔡滄波表示,「總經理陳剛信,很重視國際新聞即時性和品質,給我們最大的支持,《民視》國際新聞的優勢,就在堅守本土化和台灣主體性,以多數人的需求和利益為前提,定位很清楚,不同政治光譜的觀眾,都很欣賞和接受《民視》製作的國際新聞。」
蔡滄波指出,「《民視全球新聞》播出才四個月,收視率就超過《文茜世界周報》,我們不花俏,內容很紮實,該做的功課,一個也沒有少,但是這兩周,因為分別推出一小時的以色列專題,以及中南美洲專題,不同於過去的編排風格,使得收視下滑,總經理提醒要站穩陣腳,從觀眾角度出發,維持既有風格。」
▲《鳳凰衛視》蘇靜芬:與全球媒體競爭
「突發新聞發生,《鳯凰衛視》就會立刻調派記者到現場」,蘇靜芬以敘利亞內戰等新聞報導為例指出,「都是記者站在第一線,並沒有和國外媒體合作,因為各國媒體都視《鳯凰衛視》為競爭對手,我們連續專訪到日本首相安倍的重要內閣官員,引起日本媒體一陣譁然,這就是我們的努力和用心。」
▲《TVBS》林嘉娟:沒有可以直接比較的同類型節目
「目前並沒有同類型的節目,《FOCUS》是帶狀,周一到週五播出,而且一整個小時全部國際新聞報導,人力運作與議題操作、執行時間、必須產出的量等等,很難去比,就像日報不能與雜誌相比,也就是說,沒有可以直接拿來比較的同類型節目。」
「《FOCUS》碰到重大新聞議題,才會由主持人出去,例如2013年10月在巴厘島召開的APEC會議,兩天會議裡,外場與棚內兩位主播協同播報,四分之三新聞以APEC為主,新聞部一組記者、《FOCUS》一組記者,加起來六個人」,林嘉娟表示,《FOCUS》訂了30分鐘的衛星時間,將訊號LIVE打回台北。
▲《TVBS》方念華:考慮觀眾感興趣的國際新聞議題
「我們在《FOCUS》節目花了很大心力,我們很早就進辦公室,以APEC為例,資深編譯要製作什麼專題?如何由主持人bring out?如何結合APEC議題?都要詳盡規劃」,方念華表示,不可能當天現場看天吃飯找新聞,要以專題角度,考慮觀眾感興趣的國際新聞議題。
林嘉娟表示,APEC事先就要設定議題角度,例如女性議題部分,就是觀察報導王雪紅和南韓總統朴槿惠的互動,其他還有兩岸議題、印尼本身發展,亞洲新興經濟體等專題,都要事先準備,「節目呈現上,念華貢獻最大,念華是很有經驗的主持人,提早就與攝影到APEC現場勘景,希望呈現走動式和臨場感覺,確定那一個主題在那一個場景呈現,要說什麼?鏡面CG如何表現?都必須預先想好,提前發動。」
「APEC的主要骨幹是專題,專題必須Modify,議題不能太突兀,最節省人力的做法,就是找資深攝影搭檔」,方念華表示,攝影必須具有編導能力,合作上,就必須製作人、主持人、攝影三方Online密集討論協調和配合。」
十一、節目優勢和待加強地方
▲《民視》蔡滄波:我們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
「《民視》長期經營國際新聞和英語新聞,透過口碑行銷,外部學者專家,包括蕭萬長在內的不同黨派,都是忠實觀眾」,蔡滄波表示,「各方評價都很正面,我們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
蔡滄波希望《民視全球新聞》能夠調整時段,安排晚間10點以前播出,因為10點以後很多人都準備就寢,「國際新聞叫好,不一定叫座,所以時段安排必須審慎,避免影響整體收視和廣告收入。」
▲《三立》陸琲琲:我們的採訪時間還是不夠
陸琲琲表示,《消失的國界》優勢,在報導內容的親近性很高,「我的使命就是將觀眾收視人數衝到最大值,做好新聞包裝也是職業道德的一部分,但也可能發生過度解讀的缺點,另外,我們的採訪時間還是不夠,我希望新聞能多一些面向,多一些角度,專題中有戰爭的可怕,也要有藝術的熱情,這當然也有收視率的考慮,又要廣、又要深,壓力也不小。」
▲《TVBS》林嘉娟:公司很支持這個節目
林嘉娟認為《FOCUS》的優勢包括,「1.我們找了很多資深、經驗豐富的好手,熱愛國際新聞,能夠共同討論確定新聞議題;2.公司很支持這個節目,不論是排檔策略,或資源投入都可以看得出來。」
▲《公視》余佳璋:素材來源不足,出國預算不夠
「《公視全球現場》的節目優勢在於,1.全球各區域新聞均衡,不會設限在明星區域;2.內容持平,有憑有據,查證撰稿,沒有推測和模糊空間;3.內容整理完整,不會只偏重政治、經濟、旅遊,或是美食等單一主題上」,余佳璋也指出,《全球現場》節目仍有待加強的地方包括,「受限於人力和作息,無法LIVE播出,節目有時候會碰到時效性問題;2.新聞素材來源不足;3.出國預算不夠,建議可以多培養記者的海外採訪能力。」
十二、人員養成
▲《民視》蔡滄波:教育訓練預算絕不能省
蔡滄波強調,《民視》國際新聞很重視同仁的教育訓練,「以蘇格蘭獨立公投為例,我們就請學者黃偉峰和吳志中到新聞部上課,一位留學英國,一位留學法國,可以提供不同的觀點和視角,一個小時,同仁就可以掌握整體問題架構和議題角度,獲益良多,省下摸索時間,所以教育訓練預算絕不能省,這些都可以協助同仁快速成長」,蔡滄波同時表示,《民視》新聞不會迷信專家,因為這樣必然產生偏差,應該和不同角度的人進行對話。
▲《公視》余佳璋:出國採訪,同時進行記者培訓
「我過去在《台視》服務時,不論是重大國際會議,或是重大新聞事件,目的都是為了達成採訪任務,不是優先考慮經費節省的問題,所以絕不是只有一組採訪人力,而是派出大隊人馬出國,同時進行人員培訓」,余佳璋同樣表示,「我認為,國際新聞一定要借重專家,完全自己研究是不可能的,必須不定期邀請學者和官員對話,透過演講、簡介、簡報等形式,快速補強新聞戰力。」
「在《年代》服務時,當時和《TVBS》的楊樺合作東南亞巡禮系列採訪,分別以27天的時間,各走訪五個國家」,余佳璋表示,當時採訪最新的產業發展、台商處境、台灣外交環境等議題,「不論對電視台形象,或是對記者的養成,我想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TVBS》方念華:資深記者編譯,不會受限於標籤和框架
「《FOCUS》同仁都很資深,從IS新聞報導可以看出來,《FOCUS》資深記者編譯,不會受限於標籤和框架,這是很不容易的地方」,方念華認為,標籤化新聞,敘事上很容易,比方說,台灣local news 是以衝突為主,觀眾看新聞很習慣劃分成好人和壞人的二元對立,但是真實世界是多元的。
▲《鳳凰衛視》蘇靜芬:不會教記者該如何採訪,這是記者的責任
蘇靜芬表示,《鳯凰衛視》很依賴各地的記者站,在地找記者,不論阿拉伯語系或俄羅斯都有很多鳯凰記者,「我們都是透過當地找,只要克服器材使用,以及傳輸設備訓練,就可以上線採訪,《鳯凰衛視》不會教記者該如何採訪,這是記者的責任,我們的要求是,記者必須保持高度熱忱,重大新聞絕不能漏。」
十三、給公視建議
▲羅致政:《公視》必須扮演好媒體素養的角色
「我認為國際新聞不是沒有市場,國際新聞是有觀眾群的,有些人感覺收視不是很好,這也不是事實」,羅致政強調,觀眾的媒體素養和品味,是要一步一步培養的,一個有責任的電視台是應該有這樣的使命和決心的,「尤其是《公視》,更有很大的社會責任,必須扮演好媒體素養的角色,讓觀眾進一步瞭解、關心和認識國際新聞。」
羅致政表示,過去有些人會以《公視》的戲劇節目為例,認為在《公視》頻道播出,收視率很低,但是到了商業台播出,收視率表現就很不錯,「我覺得問題可能不是這樣看,可能要探究《公視》的行銷、包裝和整個電視台給人的形象,必須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賴昭穎:《公視》更有能力來經營國際新聞
「雖然我不喜歡把媒體分成《公視》或非《公視》,但《公視》因為畢竟是《公共電視》,因此似乎被迫得承擔多一點社會責任(相對於私營電視台)」,賴昭穎表示,「我對公視在國際新聞的想像是,除了蜻蜓點水式的新聞報導,在國際新聞事件上能有多一點解讀和觀點,如果《中天》能有《文茜世界周報》、《UDN》也有《國際瞭望》,我想《公視》更有能力來經營國際新聞這個領域。」
▲《鳳凰衛視》蘇靜芬:建議《公視》思考建立駐外記者
「我建議《公視》思考建立駐外記者,公開徵求在地華語電視台的現職記者,或是當地留學生,薪資不高,也有在地優勢」,蘇靜芬表示,現在的攝影器材都已輕便化,網路傳輸也不是太大問題,只要解決了設備和傳輸問題,從一個一個駐點開始,影響力就會出來,「對《公視》而言,建立國際新聞影響力,不是沒有辦法,而是資源要如何配置,願不願意做的問題。」
▲楊永明:補充和強化商業電視不足
楊永明認為,《公視》可以有很多的做法,包括更靈活和彈性的新聞排序,「也許今天的頭條新聞,就是國際新聞,例如昨天(9月23日)美國轟炸敘利亞,這是很重要的國際事件,也許就可以往前放,而不是硬性的劃分為國內新聞、地方新聞和國際新聞,不需要局限在每一個新聞區塊當中,可以更活潑的呈現。」
「建議放大視野看待國際新聞,《公視》所製播的國際新聞,不應該只是從《公視》的個別角度出發」,楊永明指出,應該從整個台灣電視台的生態思考,「補充和強化商業電視不足,也因為《公視》的收視率壓力較小,也許可以進一步思考更多的可能呈現方式。」
「我建議思考製播帶狀國際新聞,或許每天可以有30分鐘的國際新聞,透過評論分析,突顯《公視》在國際新聞上的觀察和角度」,楊永明表示,《公視全球現場》在既有的基礎上,可以主持人搭配來賓的方式進行評論,或是廣邀學者專家分析解讀,「透過長期的收視習慣培養,將可以突出《公視》節目所具有的幾點特色:1.國際新聞的連續性和追蹤性;2.連結台灣觀點;3.突顯《公視》對於國際新聞的重視。」
楊永明認為,公視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可以順序性的按照現有資源,逐步加強國際新聞,「現況下,可以優先考慮以外電為主,例如增加《BBC》、《半島電視》、《NHK》等外電內容,這並不是多多益善,而是透過不同的語言和不同的觀點,對於公視的國際新聞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楊永明認為,重大突發新聞時,《公視》可以隨時派人到當地報導,「行有餘力情況下,才思考海外派駐記者的可能性。」
▲曹郁芬:但願《公視》願意投入更多人力和財力
曹郁芬指出,對國際政治和新聞有興趣的台灣年輕人,陸續加入中國或香港的電視界,「台灣不提供機會和舞台給關心國際時勢的年輕人,就會失去這些年輕人,但願《公視》願意投入更多人力和財力,幫助台灣了解國際,也讓台灣的年輕人有機會從事國際新聞。」
▲劉必榮:周六和周日晚上播出國際新聞,實在是太少了
劉必榮指出,《公視》現在只有周六和周日晚上播出國際新聞,實在是太少了,「像我們過去的力量就太小了,沒有辦法爭取到更好的時段,晚上7點播出,竹科工程師都還沒有回到家,就沒有辦法看到節目。」
劉必榮認為,晚上10點是還不錯的時段,「很多人到家了,可以靜下心來看最新國際發展,當然節目要做到雅俗共賞,不能做到沒有人看得懂,只有學者搞得清楚,這樣才行。」
「《公視》要瞭解節目的目標觀眾在那裡,新聞要新,但是也不能天天追著烏克蘭新聞跑,這樣會讓人看不下去」,新聞就是要新、要多元,劉必榮因此建議,《公視》可以思考online和offline概念,電視的國際新聞提供最新資訊,網路Follow Up新聞進展,甚至可以定期舉行Open Forum座談,評論國際事件,《公視》節目必須與群眾接觸才能夠活起來,「我認為國際新聞應該帶狀播出,才能建立權威感和收視習慣,過去我在《公視》的節目就是帶狀播出,塊狀是說不了什麼的,我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帶狀新聞播出的影響力。」
十四、結論
全球和各國政經局勢持續震盪,問題更是層出不窮,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權力角力和鬥爭,事關各國比較利益,也影響到台灣的生存和發展。面對變局,台灣的策略是什麼?台灣的方向在那裡?政治人物說不明白,社會大眾也看不清楚,其中,媒體扮演著重要的守望和告知責任。
對此,蘇靜芬憂心指出,「部分電視台,可能認為歐巴馬或是美日軍演,這樣的新聞關我什麼事,觀眾也不愛看,就算播出來,也是沒有前因後果,誰知道這是什麼內容呢?」
「台灣已經是個小島,卻像個井底之蛙,忽視全球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選擇用最簡單的方式,從網路上抓些奇聞軼事,把台灣越做越小」,蘇靜芬對於各台表現,深有所感,「部分電視台,只是重複播出外電畫面,多數選播八卦娛樂,電視新聞常是枝微末節內容,或是擷取網路畫面,「我實在不曉得,如果記者只是在網路上找新聞,電視台還需要HD嗎?」
但是不容否認,面對收視下滑、營收減少壓力,各台仍努力在有限資源下,外派記者、增訂外電、加開時段,除了使命感驅力之外,更是社會責任的展現。透過本研究十個面向的分析比較,部分受訪者也強調,仍將持續投入資源和人力,希望能夠做出更有質感和多元的國際新聞,提供台灣觀眾第一手的深度報導和觀察。
欲觀看完整文章請下載PDF (按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