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以頻道為主思維必須調整

YouTube以頻道為主思維必須調整

 

兩項調查可以看出台灣觀眾的電視收視行為正在改變。

一是愛立信的最新報告預估,2015年將是歷史性的一年,台灣每周觀看串流媒體內容的用戶數,將超過每周收看電視的用戶數。也就是說,YouTube等收視戶將會比電視收視戶還多。

二是自2011年起的Google台灣網頁上搜尋「線上看」關鍵字次數即已不斷增加也可看出此一發展趨勢,同時從Google在2013年底所公布的「台灣YouTube使用者行為調查」,也可以看出台灣觀眾的收視習慣正在移轉

調查指出,台灣人最愛在YouTube收看音樂影片、其次是網友自製上傳的影片和電視節目,觀看時數較2012年成長了六成,其中16至24歲的年輕族群在黃金八點檔時段,看YouTube比率首度超過電視。

調查也顯示,每月有930萬台灣網友造訪YouTube,每月有7.2億次影片觀看次數,每人平均單次在YouTube上停留25分鐘,其中四成的人更超過30分鐘,每人平均每月在YouTube上觀看影片66次,平均觀看時間長達288分鐘。

同時,透過YouTube的使用者行為數據,也可以發現全球觀眾的收視趨勢正在改變,因為全球每月有10億人口使用YouTube,每月在YouTube上觀看60億小時的內容;每星期在YouTube上的互動社群活動超過一億次;分析台灣YouTube使用人數占了總網路人口的90%75%YouTube使用者會分享影音內容資訊

此外,YouTube平台也捧紅了不少網路明星,Google市場行銷副總經理利啟正指出,以2014年中來過台灣的Bethany Mota為例,累積已有超過4.6億次的影片點閱數,擁有超過630萬訂閱用戶數,這是網路世界過去所難以想見的情形

推出付費頻道 開創獲利來源

2013年5月起,YouTube正式推出付費訂閱頻道服務,不僅開創新的獲利來源,甚至為數位影音服務市場帶來新的改變。依據目前的價格方案,每月訂閱費用從0.99美元起跳,每個頻道都有14天的免費試用期。YouTube將可抽成45%的營收,其餘歸內容供應商,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訂閱的頻道。推出付費訂閱頻道的內容供應商,可以選擇影片是否要有廣告露出,廣告營收採取拆帳模式。對於YouTube或是內容供應商而言,這都是在原本的影音廣告之外,又多了另一項收入來源。岩花館訪問了Google市場行銷副總經理利啟正,希望進一步瞭解YouTube的發展方向和策略,以下是訪談摘要:

 

問:您是如何看待和分析新世代的閱聽人輪廓?

利啟正:數位行銷必須了解「C世代」的樣貌。在台灣大約18到35歲的網路使用者,幾乎都屬於這個族群,他們擁有隨興創作(creation)、經營網路社交圈(community)、黏網(connection),以及數位策展(curation)四大特質,抓住這群人的網路行為,就有機會掌握潛在商機。當行銷內容與消費者相關(relevant)、有吸引力(compelling)、言之有物(contextual),這幾個門檻都達到之後,觀眾就有機會被取悅(entertain),下一步就會喜歡(love),很容易再分享出去(share)。
YouTube成為C世代內容來源

問:如何解讀C世代和媒體的關係?
利啟正:台灣YouTube的網友收看時數已經超過電視,這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2013年的電視涵蓋率也首次跌破九成,YouTube從早先的UGC平台和電視輔助平台角色,轉型成為主要的觀看媒體,尤其是C世代(18- 35歲)收視人口持續成長,YouTube是他們主要的影音內容來源,從小就伴隨著這些人一起成長,YouTube對他們而言是主要的媒體,網路世代從網路開始,黏著在YouTube上是很合理的一件事,即使家中客廳仍然擺放著一台電視機,但是同時也會有其他不同的連網載具正在同步使用,顯示使用者的媒體使用行為已經大幅翻轉。台灣81%的智慧手機使用者已經是機不離身,數位化已不再是一種選擇

 

問:YouTube快速成長的原因?

利啟正:YouTube在2007年10月已經正式有台灣domain(.tw),YouTube的成功是全球性的發展,關建要素有以下幾點:1. YouTube連結全球內容夥伴,除了使用者原生內容,還包括電視台、唱片公司、電影公司,全球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這些媒體也透過YouTube增加影響力和擴大利基點。2.伴隨網路共同成長的年輕世代,習慣性收視YouTube上的UGC內容和傳統節目,已經成為一致的原生行為。3.YouTube積極推動平台上的原創內容,比照傳統主流媒體,提供有系統的和有效率的節目操作策略。4. YouTube正式推出付費訂閱頻道

輔助性媒體將分食影音市場

問:傳統電視業者應該如何思考轉型?

利啟正:YouTube也提供獨家節目內容,增闢獲利來源,趨勢顯示,傳統電視必須逐步轉型朝向內容創意角色(creator)調整,未來電視仍然會存在,但是以電視為主的方式(包括:無線、有線、衛星、Internet TV、On Demand TV),其他媒體只能做為「輔助性媒體」的思維必須調整,因為當「輔助性媒體」多元化之後,就會進一步分食傳統電視市場的影音消費行為,電視不可能持續獨大,內容策略必須要因應調整,假設電視台廣告量充裕,生存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今天如果廣告不進來,生存就會是個大問題,未來的節目內容可能在我的頻道上,也可能放在其他平台,因此由單一頻道延伸到其他多元平台已經在發生,傳統以頻道為主的思維方式必須要調整。

 

問:所以廣告模式也會跟著改變?

利啟正:廣告量移轉代表的已經不只是使用者在那裡的問題,首先,品牌主和廣告主會想要知道使用者在那裡?其次是廣告內容和產品行銷可以和使用者有那些的互動?傳統電視只能單向告知,但是在手機和網路上卻會有很多的互動發生,形態會改變,商業模式也會跟著改變。

 

上圖:YouTube手機版面廣告樣式

 

上圖:YouTube版面廣告樣式

 

問:年輕族群習慣互動模式,電視業者可以如何強化此一功能?

利啟正:在YouTube上的廣告可以採取互動方式,使用者可以點擊,可以導到micro site互動,也可以有co-creation,這些都是傳統電視做不到的。這是網路和行動媒體的行銷優勢,可以產生新形態的互動模式,我們必須認清現在是一個過度行銷的年代,充斥著太多的資訊,以前無線電視時代是內容決定消費者行為,因為只有單一訊息管道,現在是多元媒體時代,使用者才是主角,主角才有權利決定是否接收內容,所以內容業者必須以使用者為核心思考,互動模式就很重要,廣告預算分配比例必然會移轉,當使用行為轉向網路和手機時,廣告必然會跟著移轉。

YouTube擁有三高優勢

問:YouTube是如何爭取內容業者和廣告業者的合作與支持?

利啟正:YouTube廣告一直在成長,台灣在亞太地區的廣告形態就有很多種,除了YouTube的關鍵字廣告、行動廣告以外,台灣YouTube還擁有三高優勢:1.營收高。2.覆蓋率高。3.積極主動者高。廣告主能夠掌握趨勢從事廣告行銷,台灣廣告主對於YouTube的信任度,從2007年起就已逐步累積,YouTube在2008年起就已經是台灣影音市場的領導者,透過內容質量成長,以及和內容夥伴持續互利合作,這樣的內容發展是與廣告主的廣告移轉共同並行。

 

問:持續吸引廣告主轉向YouTube的策略是什麼?

利啟正:這要從廣告主下Cue的關鍵考量談起:1.目標使用者在那裡?2.使用者要看什麼樣的內容?3.可以和使用者透過平台做那些互動?這些人透過詳細數據,當發現多數人都在YouTube上收看內容,YouTube又可以精確和清楚的知道使用者年齡比例,日收視、周收視、月收視和觀看時間長度、觀看節目類型,甚至可以鎖定目標觀眾時,就給予廣告主很大的信心。

 

問:YouTube提供那些類型的廣告模式?

利啟正:當然廣告主也會關心YouTube上有那些廣告形態是其他媒體所做不到的,YouTube一直推陳出新各種類型的廣告形態,例如首頁刊頭(可以有不同互動功能、不同版型,甚至可以引導使用者做不同的事)。TrueView 就影片播出前的廣告,看超過30秒才計費,在YouTube頻道上,甚至有可以供客製化的custom gadget, 除了看影片,還可與觀看者互動。YouTube也開發結合各種不同形式的互動內容和廣告,到目前仍然位居業界的領導地位。

 

問:廣告主如何參與互動創意?

利啟正:YouTube是和廣告主一起成長,共同開發各種不同的廣告形態,這是傳統電視不可能做到的,從這幾年的國際大型廣告創意大會上都可以看到YouTube的可觀成績,YouTube在廣告界已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廣告主有很多很新的創意概念廣告,都是透過YouTube得到很多的獲獎肯定,同時創造新形態的內容訴求,也能協助品牌成長。

YouTube已經是主流媒體

問:如何提供客製化的廣告內容?

利啟正:透過病毒式行銷,一夜之間就是幾百萬的點閱數,傳統電視是很難想像的.現在的YouTube已經是主流媒體,以全家小小店長廣告為例,第一季時是全亞太十大廣告影片排名第五,這樣的長版廣告影片是很難在電視上播出的,廣告主也吃不消,第二這是一個系列性廣告,根據使用者反應所量身製作的,需要及時反饋,使用者的及時反饋機制不但類似焦點團體,更是及時收集大量的使用者樣本,進一步將意見做為內容製作依據。

 

問:YouTube又是如何塑造頻道明星?

利啟正:過去要成為明星只能在電視頻道上求得突出表現機會,現在的YouTube上,任何人只要有創意,都可以吸引粉絲追隨,成為引領潮流的時尚家,例如剛來過台灣的美妝時尚天后Bethany Mota,短短4年多已經累積近5億的點閱數,以及超過620萬的頻道訂閱粉絲,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台灣目前每月有10億用戶造訪YouTube,每月在平台觀看影片的長度超過60小時,這些數據對於吸引流量,形成人氣影響力的同時,對於傳統媒體而言勢必成為驅動轉型的重要推力

 


欲觀看完整文章請下載PDF (按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