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aFly:台灣收視行為將發生顛覆性改變

cacaFly:台灣收視行為將發生顛覆性改變

模範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4年針對台灣臉書用戶使用行為調查顯示,66%的臉書台灣人都曾經在臉書上玩遊戲在台灣,每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曾使用臉書分享一個產品、服務或是購買旅遊行程建議等等,隨著台灣使用人口持續增加,臉書影響力更是不斷擴增,目前臉書在台灣每個月有1,500萬活躍用戶,其中的1,200萬用戶每天都會上臉書,可見台灣使用人的臉書黏著度相當高。

 

針對台灣臉書使用行為調查也顯示,比起電腦,台灣人更常透過行動裝置連上臉書,除了深夜時段以外,台灣人花在臉書的時間甚至超過電視。做為一個新的廣告管道,行動裝置未來在台灣市場發展潛力無窮。調查也指出,對台灣臉書使用者來說,臉書是最受歡迎的網路平台,當中88% 都在使用臉書,比Yahoo!, YouTube, Line 和 Google+ 更加普遍。

 

此外,每天在臉書上有超過10億次的影片觀看,以冰桶挑戰影片為例,從20146月到9月,臉書上共有1,700萬則相關影片,並被全球4.4億人觀看超過100億次。為了瞭解臉書和新媒體發展對電視媒體可能造成的影響,岩花館特別訪問臉書在台灣的總代理── cacaFly執行長邱繼弘博士,探究每天在臉書上超過10億次影片觀看行為的社群媒體是如何影響媒體發展。

收視率精確度不如網路媒體

邱繼弘受訪時特別強調,台灣未來的無線、有線、衛星電視都將被新媒體所取代,收視行為將會發生顛覆性改變,對電視媒體而言,將會是很恐怖的一件事,過去電視台完全是以收視率決定收入,收視率完全是依賴Nielson的報告,但是凱擘的收視調查和Nielson的結果卻是完全的不一樣。

 

邱繼弘指出,凱擘只有調查一部分地區,但是精準度確是遠遠超過Nielson有限樣本的統計數字,收視率本身是有很大的問題,因為網路是100%的準確,當今天所有人都在使用機上盒時,這已經是不同於Nielson的傳統統計模式。

 

邱繼弘比較傳統電視廣告和社群媒體廣告,同樣顯示出兩者的巨大差異性,YouTube播一檔15秒廣告也許只要2元新台幣,但是電視可能只有幾萬人的收視,一檔廣告要價就是嚇死人的高,兩者效益相較,刊播電視廣告就很不划算,這正是何以社群媒體將會逐漸侵蝕傳統廣告的原因。

 

 邱繼弘表示,現在的閱聽人都會跳過電視廣告收視,YouTube上的廣告只要不skip掉,在螢幕前觸達閱聽人的數量就會高過電視,觸達率會更多和更準,到達不同分眾和不同族群,越趨精準的趨勢下,對電視產業將會越來越不利。以下是邱繼弘訪談摘要:

 

問:您如何觀察目前的收視行為改變趨勢?

邱繼弘:傳統媒體最大的挑戰是使用者習慣的改變,20年前大家都在電視機前收看,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會坐在電視機前,電視已經是陪伴媒體,就像廣播一樣,開車時候收聽廣播,上網就選擇觀看影音,原本的收視族群漸漸被新媒體所取代,科技進步使得收視行為改變,以前會等待節目播出排檔,但是當中國大陸的綜藝節目推出線上直播時,再也沒有人會等待播出時間,大家都是直接觀看PPS影片,如今電視上最穩定的收視節目只剩下新聞台了。

YouTube直播頻道將加大衝擊力道

問:YouTube是否會對台灣電視產業造成影響?

邱繼弘:新聞台到目前為止還是超越網路,既快又清楚,視訊不需要再包裝就可以播出,仍然影響整個電視產業的營收,過去幾年的電視廣告並沒有掉太多,但是平面已經先死了,平面已經完全被網路所取代,台灣電視產業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最近兩年興起的網路影音視訊頻道,以及視頻廣告的出現,這些對電視產業恐怕會產生一定的衝擊,如果視頻和YouTube發生整合性的服務,當YouTube逐漸增加直播頻道內容時,進一步養成消費者的收視習慣,對現有的電視產業將會發生根本性的影響。

 

問:電視產業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邱繼弘:關鍵是電視廣告將會逐漸被YouTube所取代,我的看法是以民視新聞為例,初期在YouTube上播出時,可能只有幾千人收看,但是採取直播形式之後,可能會產生20萬人、30萬人,甚至50萬人的收視結果,就會產生收視的質變,可能就是壹電視的最早模式,類似機上盒,成為不必擁有頻道也可以生存的電視媒體,這樣的電視媒體趨勢已經在發生,如果時機成熟,衝擊將會非常強烈,因為上網己經是所有人的生活重心,電視將成為陪伴媒體。

 

問:行動接受將是未來主流嗎?

邱繼弘:行動只是一個方法,問題在手機會不會成為唯一的資訊來源,很難說,捷運上已經有很大的變化,捷運上越來越多的人是用手機看影片,但是如果不是持續連網,或是畫質不好,發展就會受限。

4G沒有吃到飽  影音收視將受限

問:台灣在4G影音上又會是如何發展

邱繼弘:中國大陸並沒有所謂的優先行動,因為非行動的固定網路普及度很高,數位視頻如果是offline操作,網路廣告就可能面臨挑戰,因為無法及時挑選收視TA,台灣未來發展一定是以行動接收為主,但是短期間內仍必須觀察市場的變化,4G如果沒有吃到飽,大家就不會行動收視影片,這也是行動收視的另一層挑戰,行動接收蓬勃發展的同時,廣告預算都投注在行動上,成效如何仍待觀察。

 

問:如何比較傳統廣告和數位廣告效益?

邱繼弘:傳統平面媒體的發行數字都偏高,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實,一本雜誌發行量可能是二、三萬本,可是讀者會把每一頁都看完嗎?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傳統媒體是有效果,大家也習慣這樣的效果,但是數位媒體時代,大家都習慣看數字說話,傳統媒體習慣則是看感覺。房地產公司下整版報紙廣告預算有價值嗎?老實說效果並不好,以50萬、100萬元的廣告費價值,下在廣播上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同樣都是傳統媒體,報紙根本不會有人注意看,網路廣告更可以達到鋪天蓋地的表現,以前是憑感覺,現在是憑數字。

 

問:關鍵還是在廣告主的想法。

邱繼弘:一旦數位廣告起來,數位廣告的最大優勢是以數字挑戰傳統媒體,但是仍會遭遇阻力,因為傳統廣告主並不相信網路廣告成效會高過報紙廣告,部分傳統媒體使用者的觀念並沒有改變,但是報紙迄至目前為止仍有兩個版面相當蓬勃,一是遊戲版;一是電子商務版,這兩個產業的廣告量仍然相當高,因為兩者本來就是數位運用,會在平面上刊登廣告的原因,是因為評估有效果,所以會受到重視,遊戲公司打遊戲廣告成本相對高,但是如果在遊戲產品開始前一周先打一波電視廣告,讓大家aware到這個遊戲品牌,回到電腦時就能夠產生品牌印象,有利於行銷宣傳,所以前面必須投入成本,這個成本是搭配數位媒體配套,會讓使用者對數位廣告更感到興趣,看起來平面媒體似乎又有了商機。

YouTube和臉書各有強項

問:如何看待臉書的擴散效果?

邱繼弘:臉書的綜效一直在擴散,當然在YouTube上也可以看到很棒的影片,YouTube最後的點閱數和觀影人數結果也都很漂亮,這是結果,過程中產生的可觀成績都是臉書所完成的,以全家小店長影片為例,全家在臉書粉絲頁也有下廣告,以達到擴散效果。

 

問:臉書和YouTube是如何區隔市場和功能?

邱繼弘:YouTube是播放平台,擴散效果絕對不是廣告在YouTube上播放幾百萬次所可以達到的,因為這樣做的廣告預算也不會太低,YouTube播放一次要2元新台幣,播放幾百萬次可能就要支出上千萬元預算,所以誰會知道全家小店長這支影片的?就是透過臉書,臉書經由轉傳導入流量才是造成影響力的關鍵,沒有透過臉書擴散,如果只是經由email傳播也是很酷的一件事,但是頂多10萬通簡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問:臉書和YouTube是否存在彼此互補關係?

邱繼弘:因為使用者不會一直看著YouTube首頁,或是全天閱讀YouTube頻道,一定是經由朋友病毒式分享這支可愛的影片,在台灣,也只有臉書有這樣的擴散能力,其他的社群媒體效果相對比較小,這個案子也無法只依靠YouTube就能達成這樣的數字,如果不能分享到臉書上,你說這樣的點擊率還能有多好?不會的。所以這對YouTube也很好,廣告商也會加碼投放預算到YouTubeYouTube本身是pay media,但是如果想讓議題擴散,讓更多人能夠看到,還是要靠臉書平台,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

 

問:電視媒體又該如何評估社群媒體影響力?

邱繼弘:如果傳統媒體願意接受社群媒體發展是最重要的一件議題,很多事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當瞭解社群媒體將成為現在的主流時,思維方向就會很不一樣,所以電視媒體願不願意接受社群媒體是主流這件事情,就具有關鍵性意義。有些電視台已經願意接受這樣的變化,每個節目都有臉書的粉絲頁,部分電視台已經將新聞內容放在YouTube上,擁有自己的頻道,同時接受數位廣告,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嘗試的,電視台最強的就是影音內容,三立電視台就有很清楚的數位策略,所以電視台必須迎合數位需求,各家新聞台在鏡面下方都會跑馬呈現臉書分享頁面,這就是一種改變。

電視生態正在醞釀新的改變

問:媒體環境還會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邱繼弘:下一波的變化正在YouTube平台上醞釀,當民視在YouTube上已經建立直播頻道時,其他電視業者也將群起仿效,大家必須注意媒體生態又將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如果電視頻道和YouTube可以有一個合作策略,在YouTube上播出節目時候,YouTube上的廣告就可以分享給電視業者,傳統媒體是不會有太大改變的,但是廣告方式會改變,當YouTube直播節目內容時,是不是可以男性看男性的廣告,女性看女性的廣告?看了廣告就可以點閱進入網站購買和消費,廣告價值會更高,因為現在媒體環境的扭曲,對電視台而言,採取收視點的方式會比較有利,面對改變,電視台是可以提供品牌awareness,讓消費者看懂產品。

 

問:大家都在談大數據,您又是如何看待大數據?

邱繼弘:大數據的關鍵是要能夠提供監控功能,傳統媒體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客戶想要什麼?消費者想要什麼?網路媒體和電視媒體最大的差別,是網路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以新聞為例,電視台思考的是如何迎合消費者最需要的新聞報導內容,這反而是一個大問題,也就是新聞娛樂化,亦即大數據一味跟著消費者興趣走。

 

問:如何看待大數據和監控使用者行為之間的關係?

邱繼弘:以廣告為例,大數據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收視使用行為,提供分眾內容,而不是像電視台只能提供一致性內容,現在電視台的新聞就是每一小時不斷重播,讓人覺得很無聊,大數據應該要能夠監控每一個人的不同使用行為,提供所需要的內容,才能越播越準確,數位媒體因此可以做到兩件事:一是根據消費者行為猜測需求,投放正確內容;二是當知道這些人是潛在客戶時,利用大數據知道消費者在那裡,延伸瞭解是否有其他人也會使用這樣的商品。

 

問:如何善用大數據?

邱繼弘:未來大數據會越來越精準,大家常將大數據看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只要看一看國外研究的大數據庫就可以瞭解,大數據都是以小問題為主,精準度反而會很高,例如我在MIT聽到,波士頓發生很多起竊案和搶案,警方分析基本資料後找出這些竊案和搶案可能是同一個人所做的,也許是犯罪時間的習慣性或是不同的行為地點,警方會利用不同的演算法計算不同的犯罪模式,下次當有人被逮捕時就可以相對精準歸類破案,所以大數據是可以協助找到方法的。

台灣戲劇節目不需要大數據

問:兩岸利用大數據在節目製作上有何不同考量之處?

邱繼弘:以好萊塢棒球電影,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魔球Moneyball為例,就是利用大數據統計數據庫的分析數字,評估最佳球員組合,這樣的做法同樣可以看到電視上誰最受歡迎,誰不受歡迎,消費者期望的又是什麼?馬上可以進行角色調整,劇情就會跟著產生變化,我認為中國大陸重視大數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更難掌握消費者要什麼?但是台灣戲劇節目並不需要大數據,因為編劇大概都能掌握到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麼。

 

問:大數據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應用方式?

邱繼弘:當我們在挑選節目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時,經紀人會開出不同的價碼,但是跟在網路上的熱門程度做比較時,經紀人的價碼是固定的,變化比較慢,網路喜好度是馬上就有反應的,所以可以挑選價碼低又有人氣的明星出任主角,目前電視台在社群媒體的使用和數位操作上仍然很基本,當然也有比較難的,以Netflix紙牌屋為例,就可以透過觀眾收視分析,利用大數據解讀收視習慣,達到廣告最佳化價值。

 

問:網路廣告強調互動性,如何才是一個好的互動呢?

邱繼弘:傳統廣告和互動廣告都很在乎一件事,就是玩遊戲,臉書的互動是定位在按讚、留言和分享上,這樣的互動就能影響你的粉絲,這是臉書所強調的互動,讓廣告影響力能夠更深入。傳統互動廣告比較強調的是抽獎,臉書互動到最後就是希望消費者成為品牌粉絲,或透過按讚、留言和分享影響他的朋友,因為傳統互動廣告缺乏社群媒體平台。

 

問:如何看待臉書和Google在新媒體上的表現?

邱繼弘:臉書在意的是長期合作,希望與消費者的互動過程中能夠影響其他人,所在乎的是病毒式影響、在乎品牌和消費者間的互動。當然,Google也有很多的活動,但是Google少了自己的擴散性平台,所以在idea上就很難強調自然擴散,臉書已經可以做到這些了,例如當我知道有一萬人在玩我的遊戲時,就可以透過臉書尋找類似10萬名的使用者,當搜尋到這些潛在客層時,影響力就可以快速擴散,其他社群媒體不像臉書能夠擁有這樣的效果,也不如臉書來的精準。


欲觀看完整文章請下載PDF (按此下載)